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及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2 14:41:35

  申请日2015.10.13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101/18;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的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顶部开设碱液加液口、酸液加液口,反应器壳体顶部侧面开设污水进水口,反应器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酸化反应室、中和处理室、过滤澄清室,反应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和出料口,所述酸化反应室中设有酸液喷淋机构,所述中和处理室设有碱液喷淋机构,中和处理室内壁上设有加热机构以及加料口,加热机构与反应器壳体外部的控制电路及电源相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运行成本较低,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含量可达0.15毫克/升,符合国家规定外排水三类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污水送入反应器,向反应器中加入硫酸,通过喷淋机构将 污水与硫酸混合,使污水的PH值调整为2-3,,氰化液中的游离氰化 物和氰的金属络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解析出HCN,金属离子和硫氰根等 离子沉淀析出,其中反应原理如下:

  2NaCN+H2SO4→Na2SO4+2HCN↑,

  2Na2Cu(CN)3+2H2SO4→Cu2(CN)2+2Na2SO4+4HCN↑,

  Cu2(CN)2+2NaCNS→Cu2(CNS)2↓+2NaCN,

  Na2Zn(CN)4+2H2SO4→Na2SO4+ZnSO4+4HCN↑,

  Na4Fe(CN)6+2H2SO4→H4[Fe(CN)6]↓+2Na2SO4;

  步骤2:通过喷淋机构向污水中加入碱液,对步骤1反应后的污水进 行中和处理,碱液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对反应器壳体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大于30摄氏度,使HCN充分与氢氧化钠反应,获得可回收 利用的NaCN;

  步骤3:向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石灰,完成二次中和处理,使 污水中的钙离子、铜离子等形成沉淀;

  步骤4:过滤步骤3所获得的混合物,滤渣中含有金属沉淀物可作为 副产品回收利用,滤液中含有NaCN以及Ca(CN)2可以回收利用。

  2.一种含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的反应器壳体, 反应器壳体顶部开设碱液加液口、酸液加液口,反应器壳体顶部侧面 开设污水进水口,反应器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酸化反应室、中和 处理室、过滤澄清室,反应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和出料口,所述酸 化反应室中设有酸液喷淋机构,所述中和处理室设有碱液喷淋机构, 中和处理室内壁上设有加热机构以及加料口,加热机构与反应器壳体 外部的控制电路及电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液喷淋机构与反应器壳体上的碱液加液口经管道相连接,所述 酸液喷淋机构与酸液加液口经管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化反应室底部设有用于将酸化反应室内液体排入中和处理室 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澄清室与中和处理室之间设有液体管道,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用于将中和处理室中的混合物排入过滤澄清室。

  说明书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成本 低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氰化法提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直是金矿提金最主要的方法。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氰化工艺,即氰化锌粉置换沉淀工艺和炭浆工艺两 种方法都产生含有大量氰化物的废水。由于氰化物是剧毒的,因此, 氰化提金废水在排放之前应当脱出有毒的氰化物,使其达到规定的排 放标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不 经处理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 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 行下一步处理。含氰废水通常的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离 子交换法、活性炭法等。这些方法不是效果差,就是成本高,有的还 因加入化学品存在二次污染并影响水体的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 成本低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污水送入反应器,向反应器中加入硫酸,通过喷淋机构将 污水与硫酸混合,使污水的PH值调整为2-3,,氰化液中的游离氰化 物和氰的金属络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解析出HCN,金属离子和硫氰根等 离子沉淀析出,其中反应原理如下:

  2NaCN+H2SO4→Na2SO4+2HCN↑,

  2Na2Cu(CN)3+2H2SO4→Cu2(CN)2+2Na2SO4+4HCN↑,

  Cu2(CN)2+2NaCNS→Cu2(CNS)2↓+2NaCN,

  Na2Zn(CN)4+2H2SO4→Na2SO4+ZnSO4+4HCN↑,

  Na4Fe(CN)6+2H2SO4→H4[Fe(CN)6]↓+2Na2SO4;

  步骤2:通过喷淋机构向污水中加入碱液,对步骤1反应后的污水进 行中和处理,碱液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对反应器壳体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大于30摄氏度,使HCN充分与氢氧化钠反应,获得可回收 利用的NaCN;

  步骤3:向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石灰,完成二次中和处理,使 污水中的钙离子、铜离子等形成沉淀;

  步骤4:过滤步骤3所获得的混合物,滤渣中含有金属沉淀物可作为 副产品回收利用,滤液中含有NaCN以及Ca(CN)2可以回收利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含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的 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顶部开设碱液加液口、酸液加液口,反应器 壳体顶部侧面开设污水进水口,反应器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酸化 反应室、中和处理室、过滤澄清室,反应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和出 料口,所述酸化反应室中设有酸液喷淋机构,所述中和处理室设有碱 液喷淋机构,中和处理室内壁上设有加热机构以及加料口,加热机构 与反应器壳体外部的控制电路及电源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碱液喷淋机构与反应器壳体上的碱液加液口经管道 相连接,所述酸液喷淋机构与酸液加液口经管道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酸化反应室底部设有用于将酸化反应室内液体排入 中和处理室的阀门。

  本发明所述过滤澄清室与中和处理室之间设有液体管道,管道上 设有开关阀,用于将中和处理室中的混合物排入过滤澄清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运行成本较低,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含量 可达0.15毫克/升,符合国家规定外排水三类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