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0 10:38:54

  申请日2015.08.05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土建和设备带来的现场制作工期长、野外作业难、多专业配合繁、精度差等问题。该装置在工厂制作,运抵现场即可埋设使用。装置以罐为基本单元,便于批量生产,也便于运输。据现场地形和污水处理情况,可单或多罐的自由组合装配,罐与罐间以管连,这种组合极易操作。因摆脱了土建结构施工,使现场工作难度和时间减少。罐由聚乙烯材料滚塑制成,把承载自然界微生物繁衍的材料填入罐中。罐内由上至下分层为,进水至环形布水管,使污水均匀洒在B和A型填料,污染成分与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接触,发生传质而被降解;罐中部曝气层对好氧微生物提供了有益环境;再经第二层B型填料的反应,处理后的水由导水管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材料滚塑制成桶罐,罐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层部署:由进水管(7)连接环形布水管(4),使外来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往低,从环形布水管(4)内侧孔眼均匀洒落;B型填料(2)和A型填料(1)由不同规格的岩棉块包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作为洒水面的第一层;曝气层(3),由聚氯乙烯制作空心多面环状构件,平铺垒放一定厚度,设在环形布水管(4)至罐底的中间部位,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填料之间,作为空气的散布层;B型填料(2)由岩棉块包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作为洒水面的第二层即最底层;导水管(6),作为处理后水的外泄通道,连接出水管(8)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罐内循环式通风是无动力的,其采用高出地面的进、出风口使气流双进单出;它依靠罐一侧上下两个进风管(9),与罐对面一侧一个出风管(10)的位势差,由低位进风、高位出风形成风势气流,将外界空气自然贯入生物罐曝气层(3)进行散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罐对应出水管(8)一侧的罐肩部位设置警示标杆(5),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其伸入罐内部分为套管,套管探入填料,套管内芯杆为上下浮动式,常态下芯杆静止在上端头限位处;一旦芯杆升起,刻度将显示生物罐内水滞堵塞上浮的程度,以检验生物罐是否正常工作。

  说明书

  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二)背景技术

  微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和生物合成产物(包括酶)对污染环境进行整治以及修复的单一或综合性的现代化人工技术系统。它不仅包含了生物技术所有的特点,还融合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尤其是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过去污水处理生物技术中微生物所依附的载体,不管是一体化整体结构,还是拼装化分体结构,都离不开先由土建施工搭建设备坪台,再把相应设备安装此坪台上。这两个过程,导致最终集合的产品质量,受前后不同类专业的制约和影响,在环节配合上需要紧密契合;尤其野外现场的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在实际操作的精准程度方面也难免打折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生物罐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带来的现场制作工期长、野外作业艰难、多专业多环节配合繁琐、精准度差等问题。该生物罐装置全部在工厂制作完成,运抵现场即可埋设、接管使用。模块式生物罐以单罐为一个基本污水处理单元,单罐体量的污水处理定额一定。基本单元便于工厂化批量生产,也便于运输。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和实际污水处理量情况,可进行单罐或多罐的自由组合装配。这在真实意义上体现了产品批量生产、制作精准、自由组合、实施便捷、易于更换。模块式生物罐(单罐)罐与罐间以管相连,形成由单到多的变化组合,而这种组合工作极易操作。因摆脱了土建结构施工,使野外现场的工作难度和时间大为减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1、由聚乙烯材料滚塑制成桶罐,把承载自然界微生物繁衍的材料填进桶罐里。

  2、这桶罐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层部署:

  环形布水管(4),被箍扣支托在桶罐内壁的进水口水平环线上;由进水管(7)连接环形布水管(4),使外来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往低,从环形布水管(4)内侧孔眼均匀洒落。

  B型填料(2),由岩棉块包20#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作为洒水面的第一层上部。

  A型填料(1),由岩棉块包10#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作为洒水面的第一层下部。

  曝气层(3),由聚氯乙烯制作空心多面环状构件,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使外界空气依靠高出地面进、出风口的位势差,形成气流,经这个架空层串通,由进风管(9)上下两个进口贯入桶罐,再至对面的出风管(10)单口贯出,此层设在环形布水管(4)至罐底的中间部位,能上下影响第一层和第二层填料,作为空气的散布层。

  B型填料(2),由岩棉块包20#平铺垒放一定厚度,作为洒水面的第二层即最底层。

  导水管(6),作为处理后水的外泄通道,连接出水管(8)排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