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30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包括互相并联的第一沉淀单元(1)和第二沉淀单元(2),每个沉淀单元包括互相串联的一级沉淀槽(3)和二级沉淀槽(4)。沉淀槽内部设有滤网(5),滤网将沉淀槽分为清水区(6)和沉淀区(7)。滤网上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杆的下端与滤网连接,伸缩杆的上端穿过沉淀槽的顶部暴露于沉淀槽外界,伸缩杆的上端设有电机(11),电机控制伸缩杆带动滤网进行上下位移。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槽中设有活动滤网,能够提升沉淀效果;该滤网还能够在线更换,无需关停设备,效率高。此外,通过对沉淀槽以并联、串联相互结合连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和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且互相并联的沉淀单元,分别为第一沉淀单元(1)和第二沉淀单元(2),每个所述的沉淀单元包括两个互相串联的沉淀槽,分别一级沉淀槽(3)和二级沉淀槽(4);
所述沉淀槽内部均设有水平放置的滤网(5),所述滤网将沉淀槽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分别为位于滤网上部的为清水区(6)和位于滤网下部的为沉淀区(7);沉淀槽的进水口(8)设于滤网下方,沉淀槽的出水口(9)设于沉淀槽侧壁的上部,所述一级沉淀槽的进水口与污水输入管接通,一级沉淀槽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沉淀槽的进水口连通,二级沉淀槽的出水口与污水输出管接通;
所述滤网上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伸缩杆的下端与滤网连接,伸缩杆的上端穿过沉淀槽的顶部暴露于沉淀槽外界,伸缩杆的上端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控制伸缩杆带动滤网进行上下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槽的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二级沉淀槽的滤网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内部的顶部均设有备用滤网(12),所述备用滤网固定于伸缩杆上,所述滤网、备用滤网与伸缩杆均通过设于伸缩杆外壁的钩爪(13)定位,所述钩爪位于滤网或备用滤网的底部,钩爪可收缩入伸缩杆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顶部均可开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侧壁上均设有监视窗(14),所述监视窗上设有刻度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槽进水口前的污水输入管上设有减压阀(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其接触的沉淀槽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底部均设有可开启的排污口(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上位于沉淀区的侧壁上设有加料口(17)。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设有多个互相并联的沉淀单元,且每个沉淀单元设有多个互相串联的沉淀槽。
说明书
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国家也对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进行了严查,因此一些企业工厂也逐渐对环境保护重视起来。
目前大多数企业工厂对于工业污水的处理,一般首先会对污水进行多池沉淀和加药物沉淀,再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下一步处理。一般在沉淀池、沉淀罐或者沉淀槽等沉淀场所中,会设有滤网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地过滤。
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沉淀系统中的滤网是固定的,随着沉淀场所底部污泥的堆积,滤网底部污水中污物的浓度逐渐增大,一方面污物容易对滤网造成堵塞,另一方面,污水中的小颗粒污物,由于距离滤网过近,很容易透过滤网,混入滤网上层的水域。此外,滤网使用时间久堵塞后,需要更换滤网,而现有的沉淀装置中更换滤网时需要关停整个系统,更换后再恢复运作,不仅浪费时间,对污水的沉淀效率也很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该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的污水沉淀槽中设有可上下位移的滤网,能够提升沉淀效果;该滤网还能够在线更换,无需关停设备,因此污水的沉淀去污效率高。此外,通过对沉淀槽以并联、串联相互结合连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包括两个相同且互相并联的沉淀单元,分别为第一沉淀单元和第二沉淀单元,每个所述的沉淀单元包括两个互相串联的沉淀槽,分别一级沉淀槽和二级沉淀槽;
所述沉淀槽内部均设有水平放置的滤网,所述滤网将沉淀槽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分别为位于滤网上部的为清水区和位于滤网下部的为沉淀区;沉淀槽的进水口设于滤网下方,沉淀槽的出水口设于沉淀槽侧壁的上部,所述一级沉淀槽的进水口与污水输入管接通,一级沉淀槽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沉淀槽的进水口连通,二级沉淀槽的出水口与污水输出管接通;
所述滤网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伸缩杆的下端与滤网连接,伸缩杆的上端穿过沉淀槽的顶部暴露于沉淀槽外界,伸缩杆的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控制伸缩杆带动滤网进行上下位移。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从污水输入总管分流至第一沉淀单元和第二沉淀单元,然后通过进水口进入一级沉淀槽内的沉淀区,污水在沉淀区进行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污物通过静置逐渐下沉,上层为较为干净的污水。随着污水的增多,当污水水位高于滤网时,高于滤网部分的污水经过滤网的过滤,进入清水区。
随着沉淀区污物的堆积,滤网下方的污水中污物的浓度逐渐增高,电机控制伸缩杆带动滤网向上位移,如此一方面能够避免滤网被污物堵塞,另一方面,能够使滤网下方的污水中污物浓度较低,避免过多小颗粒污物透过滤网,导致清水区的水质变差。
当水位达到出水口时,清水区的污水从出水口被排往二级沉淀槽,污水在二级沉淀槽内经过再次沉淀和过滤后,从出水口进入污水输出管,在污水输出总管上汇流后作下一步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沉淀槽的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二级沉淀槽的滤网的孔径。二级沉淀槽内污水中污物的颗粒物粒径小于一级沉淀槽污水中污物的颗粒物粒径,因此二级沉淀槽需要缩小滤网粒径来提升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槽内部的顶部均设有备用滤网,所述备用滤网固定于伸缩杆上,所述滤网、备用滤网与伸缩杆均通过设于伸缩杆外壁的钩爪定位,所述钩爪位于滤网或备用滤网的底部,钩爪可收缩入伸缩杆内。当滤网使用时间过久而导致滤网网孔堵塞时,需要更换滤网,此时,先控制伸缩杆底端的钩爪收缩如伸缩杆,滤网自动沉降到沉淀槽低,再控制收缩的钩爪伸出,同时使伸缩杆备用滤网下方的钩爪收缩,备用滤网沿伸缩杆滑落至伸缩杆底端后被伸缩杆底端的钩爪定位,更换完成。该过程可在线进行,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槽的顶部均可开启。开启沉淀槽的顶部,可以放置备用滤网以及对沉淀槽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槽的侧壁上均设有监视窗,所述监视窗上设有刻度表。监视窗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沉淀槽内污水的水位,污物的堆积程度,以及滤网下方污水浓度等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来适当控制滤网的高度,以及是否需要对污物进行清理排出等。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沉淀槽进水口前的污水输入管上设有减压阀。在污水进入一级沉淀槽前对污水进行减压处理,能够有效减缓污水流速,便于污水在沉淀槽内进行沉淀。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与其接触的沉淀槽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槽的底部均设有可开启的排污口。当污物堆积过多时,可通过排污口对污物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槽上位于沉淀区的侧壁上设有加料口。在污水进入前,可通过加料口向沉淀槽内添加药剂使污水沉淀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设有多个互相并联的沉淀单元,且每个沉淀单元设有多个互相串联的沉淀槽。当两个沉淀单元或者每个沉淀单元内两个沉淀槽仍无法满足需求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沉淀单元或者沉淀槽的数量。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级式污水沉淀系统设有可活动的滤网,能够更具滤网底部污水中污物浓度而上下位移,避免滤网堵塞,提升污水的沉淀去污效果;同时该滤网可以设备运作时在线更换,无需中断设备,更换方便,效率高。此外,通过对沉淀槽以并联、串联相互结合连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