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9 16:06:35

  申请日2015.08.05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填料除污效果不佳的问题。该发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粉10~15%、页岩10~20%、火山石20~40%、工业废物10~20%、黏土15~30%、生物生长促进剂3~5%、造孔剂1~3%。本发明能够促进优势菌种的菌胶团附着生长,形成对水中有机物具有良好絮凝、吸附和氧化性能且结构致密的生物膜;同时本发明还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激活生物活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 酶促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煤粉10~15%

  页岩10~20%

  火山石20~40%

  工业废物10~20%

  黏土15~30%

  生物生长促进剂3~5%

  造孔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粉13%、页岩15%、火山石30%、工业废物15%、黏土21%、生物生长促进剂4%、造孔剂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粉、页岩、火山石、工业废物、黏土按配比先后加入到破碎机和制砂机进行破碎和粉碎,得粉碎物;

  (2)用振动筛对粉碎物进行分筛,粒径大于5㎜的粉碎物再回制砂机粉碎,小于5㎜的粉碎物进入球磨机进行进一步磨细,从而得到中间产品;

  (3)向中间产品中添加生物生长促进剂和造孔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4)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制成泥状,然后倒入模具中定型,最后经高温煅烧后,即得产品。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造成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目前,常用的生物滤池由池体和内部填料组成,一般采用钢混结构构筑物主体和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一般占地面积大,组成复杂,不适用于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而且现有填料除污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填料除污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煤粉10~15%

  页岩10~20%

  火山石20~40%

  工业废物10~20%

  黏土15~30%

  生物生长促进剂3~5%

  造孔剂1~3%。

  作为一种优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粉13%、页岩15%、火山石30%、工业废物15%、黏土21%、生物生长促进剂4%、造孔剂2%。

  一种水处理酶促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粉、页岩、火山石、工业废物、黏土按配比先后加入到破碎机和制砂机进行破碎和粉碎,得粉碎物;

  (2)用振动筛对粉碎物进行分筛,粒径大于5㎜的粉碎物再回制砂机粉碎,小于5㎜的粉碎物进入球磨机进行进一步磨细,从而得到中间产品;

  (3)向中间产品中添加生物生长促进剂和造孔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4)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制成泥状,然后倒入模具中定型,最后经高温煅烧后,即得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构筑物、过滤填料、生物附着填料加以集成,同时通过添加造孔剂和生物生长促进剂,在提高载体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对微生物的捕捉能力。

  (2)本发明还能够促进优势菌种的菌胶团附着生长,形成对水中有机物具有良好絮凝、吸附和氧化性能且结构致密的生物膜;同时本发明还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激活生物活性。

  (3)本发明能够实现孔隙率由82%提高至95%,填料开始挂膜时间由5天缩短至3天,终期挂膜由0.0500gSS/g填料提高至0.076gSS/g填料,终期膜厚由83μm提高至100μm;另外,本发明能够增强微生物厌氧、兼氧、好氧代谢阶段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