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铜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4-16 11:40:58

  申请日2015.06.06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将含铜酸性废水经混合池混合后流入硫化反应罐,向罐内同时加入工业硫化钠和粉煤灰,搅拌30-40min,经硫化反应后,将出水流入斜板沉淀池沉淀50-60min,沉淀后的出水经设置在沉淀池中的脱气装置,吹脱H2S气体,然后与浓缩池中的上清液、过滤后的滤液汇集在一起回用或外排。沉淀池的底泥进入浓缩池,浓缩后的滤渣回用。该工艺方法用粉煤灰对硫化沉淀法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工艺进行改进,显著改善了单一硫化法沉降速度慢和处理效果差的缺陷。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方法为:将含铜酸性废水经混合池混合后流入硫化反应罐,向罐内同时加入硫化物和粉煤灰,搅拌,经硫化反应后,将出水流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后的出水经设置在沉淀池中的脱气装置,吹脱H2S气体,然后与浓缩池中的上清液、过滤后的滤液汇集在一起回用或外排。沉淀池的底泥进入浓缩池,浓缩后的滤渣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是工业硫化钠,其加入量为废水中Cu2+含量的2.5-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还可以是硫化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加入1-2g。

  说明书

  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镀厂每年排出的废水约有40亿立方米。电镀废水不仅排放量大,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含有自然界不能降解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处理法等。化学沉淀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技术成熟、投资小、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加上砂滤能使出水水质澄清,达标排放,不失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通过向含铜废水中加入能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硫化铜沉淀的可溶性硫化物来沉淀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然而,使用该方法处理产生的硫化铜沉淀颗粒小,沉淀效果差,通常悬浮于水体中,最终会导致废水排放铜离子超标,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产生的硫化铜沉淀颗粒小,沉淀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对硫化法处理含铜酸性废水的工艺进行改进,改进之后明显克服了上述缺陷,使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硫化法处理含铜废水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将含铜酸性废水经混合池混合后流入硫化反应罐,向罐内同时加入硫化物和粉煤灰,搅拌,经硫化反应后,将出水流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后的出水经设置在沉淀池中的脱气装置,吹脱H2S气体,然后与浓缩池中的上清液、过滤后的滤液汇集在一起回用或外排。沉淀池的底泥进入浓缩池,浓缩后的滤渣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硫化物是工业硫化钠,其加入量为废水中Cu2+含量的2.5-3倍。

  前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硫化物还可以是硫化钾。

  前述的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粉煤灰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加入1-2g。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粉煤灰有吸附和絮凝沉降的作用,硫化钠沉淀法对含铜废水处理后,生成的沉淀颗粒小,沉淀效果差,通常悬浮于水中。用粉煤灰的絮凝沉淀作用与硫化法相结合,使生成的硫化铜沉淀易于沉降,从而使出水水质达标。该方法简便、有效,且粉煤灰是工业废渣,将废物加以有效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废水处理成本。

  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铝、铁的氧化物及一定量的钙、镁、硫氧化物。粉煤灰做絮凝剂的主要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粉煤灰的主要成分氧化铝、氧化铁、二氧化硅被浸出,在化学作用下,使氧化铝、氧化铁、二氧化硅形成复合无机高分子聚合物。而硫酸铝、硫酸铁作为传统的无机净水絮凝剂,两者可以生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净水絮凝剂聚合硫酸铝铁,以此达到絮凝沉降的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