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及新型复合型脱色剂

发布时间:2018-4-16 10:35:20

  申请日2015.07.20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9/04; F23G7/00; C02F103/30; C02F1/28;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工业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纺织工业废水经格栅汇总后进入集水井,然后进入混合池进行预处理;在此阶段,加入复合型脱色剂除去废水中色度;复合脱色剂加入废水中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废水;(2)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等工序进一步去除色度和其它污染物;(3)之后的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以回用,或进入CASS反应池的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4)各个阶段产生的污泥集中进行污泥脱水后就可以外运至填埋或焚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纺织工业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技术步骤:

  (1)纺织工业废水经格栅汇总后进入集水井,然后进入混合池 进行预处理;在此阶段,加入复合型脱色剂除去废水中色度;复合型 脱色剂加入废水中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 量为20~30mg/L废水;

  (2)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等工序进一步去除色度和其它污 染物;

  (3)之后的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以回用,或进入CASS 反应池的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4)各个阶段产生的污泥集中进行污泥脱水后就可以外运至填 埋或焚烧。

  2.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 组分组成:

  粉末活性碳:10~20,盐酸:5~10,硫酸铝:5~10,

  双氰胺:10~15,甲醛:10~15,分子筛:5~10,

  聚合氯化铝:5~10,碳酸氢钠:5~10,粉煤灰:5~10,

  铝酸钠:1~5,氯酸钠:10~15,聚丙烯酰胺:1~3。

  说明书

  一种纺织工业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及新型复合型脱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工 业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废水的色度过多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和 水中微生物的生长,水体自净能力不能自净色度,并且其降解后会产 生一些致癌的化合物,所以,印染废水脱色一直是水处理行业难以处 理的难题。目前脱色技术主要有:

  (1)吸附脱色吸附脱色就是吸附剂通过其表面的力场将染料 分子从废水中吸附到表面上而使印染废水脱色的过程。比较适用于低 浓度的印染废水以及废水的深度处理,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一般用 于吸附脱色的材料有活性炭、粘土、有机膨润土、煤渣、炉渣等,价 格低廉,材料易得。

  (2)混凝脱色混凝脱色是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细小 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淀,得以与水分离,使 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混凝法可降低印染废水中的浊度、色度,去除 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以及某些重金属有毒物质,已经成为污水处 理的常用方法。目前主要有无机混凝剂、有机混凝剂、复合混凝剂及 生物混凝剂这几种混凝剂,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 投资省、占地面积少、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等优点。

  (3)氧化脱色氧化脱色是染料分子中发色基团的不饱和双键 可被氧化断开、形成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从而使染料失去 发色能力。氧化法包括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和超声波氧化。虽然具 体工艺不同,但脱色机制却是相同的。化学氧化是目前研究较为成熟 的方法,氧化剂一般采用Fenton试剂(Fe2+-H2O2)、臭氧、氯气、次 氯酸钠等。

  (4)电解脱色电化学法是通过电极反应使印染废水得到净化, 根据电极反应方式划分,电化学方法可细分为内电解法、电絮凝和电 气浮法、电氧化法。利用活性炭做电极,借助其吸附性能富集染料分 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氧化发色基团,脱色率可达98%以上,COD去除 率达80%以上。

  (5)生物脱色生物脱色是利用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染料分 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脱色微生物对染料具专一性,其降 解过程分两阶段完成,先是染料分子的吸附和富集,接着再生物降解。 染料分子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水解、化合等生命活动,最终降解 成简单无机物或转化为各种营养物及原生质。微生物可通过体内质粒 来调控不同结构的染料脱色,一般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步骤。

  (6)絮凝脱色絮凝脱色机制是以胶体化学理论为基础的,分 为有机絮凝和无机絮凝。无机絮凝是铁系、铝系等絮凝剂发生水解和 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 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 粗大絮体,从而达到脱色目的;有机絮凝除了电中和与架桥作用外, 可能还存在类似化学反应成键的絮凝机制。印染废水的絮凝脱色技术 投资费用低,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脱色技术。 目前的专利技术大都偏重于絮凝脱色或氧化脱色的较多,比如专利号 为CN200710172989、CN201410710743等,都是基于改变脱色剂的某 些组分,进而提高脱色剂的效率。也有些脱色剂尝试絮凝组合的新型 来去除,如专利号为CN201410855525、CN200310115570、 CN20121021100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复合型脱色剂组合物。但这 些脱色剂都存在投药量过多,脱色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所以现在市场 非常需要一种不仅可以兼顾脱色效果稳定,而且具有投药量少的的复 合型脱色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工业废水 脱色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在处理方法中使用特别配制的脱色剂组合 物,可以在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时耗药量少、脱色效果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1)纺织工业废水经格栅汇总后进入集水井,然后进入混合池 进行预处理;在此阶段,加入复合型脱色剂除去废水中色度;复合型 脱色剂加入废水中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 量为20~30mg/L废水;

  (2)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等工序进一步去除色度和其它污 染物;

  (3)之后的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以回用,或进入CASS 反应池的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4)各个阶段产生的污泥集中进行污泥脱水后就可以外运至填 埋或焚烧。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复合型脱色剂可用于高色度的纺织工 业废水处理,控制投量为20~30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 分组成:

  粉末活性碳:10~20,盐酸:5~10,硫酸铝:5~10,

  双氰胺:10~15,甲醛:10~15,分子筛:5~10,

  聚合氯化铝:5~10,碳酸氢钠:5~10,粉煤灰:5~10,

  铝酸钠:1~5,氯酸钠:10~15,聚丙烯酰胺:1~3。

  所述的复合型脱色剂制备工艺为:按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后,搅 拌分散均匀后即可得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吸附脱色和氧化脱色的有 机协同脱色,所以具有药剂用量少,脱色效果稳定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纺织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1)纺织工业废水经格栅汇总后进入集水井,然后进入混合池 进行预处理;在此阶段,加入复合型脱色剂除去废水中色度;复合型 脱色剂加入废水中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 量为20~30mg/L废水;

  (2)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等工序进一步去除色度和其它污 染物;

  (3)之后的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以回用,或进入CASS 反应池的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4)各个阶段产生的污泥集中进行污泥脱水后就可以外运至填 埋或焚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 分组成:

  粉末活性碳:10,盐酸:5,硫酸铝:5,

  双氰胺:10,甲醛:10,分子筛:5,

  聚合氯化铝:5,碳酸氢钠:5,粉煤灰:5,

  铝酸钠:1,氯酸钠:10,聚丙烯酰胺:1。

  将上述复合型脱色剂按比例投加纺织工业废水中,混合均匀静置 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废水。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色度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色度去 除率大于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到的复合型脱色 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活性碳:15,盐酸:7,硫酸铝:7,

  双氰胺:12,甲醛:13,分子筛:8,

  聚合氯化铝:8,碳酸氢钠:7,粉煤灰:8,

  铝酸钠:3,氯酸钠:12,聚丙烯酰胺:2。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色度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色度去 除率大于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到的复合型脱色 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活性碳:20,盐酸:10,硫酸铝:10,

  双氰胺:15,甲醛:15,分子筛:10,

  聚合氯化铝:10,碳酸氢钠:10,粉煤灰:10,

  铝酸钠:5,氯酸钠:15,聚丙烯酰胺:3。

  将上述复合型脱色剂按比例投加纺织工业废水中,混合均匀静置 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废水。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色度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色度去 除率大于9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型脱色剂制备工艺为:按配比,将各 组分混合后,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可得成品。

  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中复合型脱色剂的原料皆为常见的市售产 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