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13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清污池,属于水处理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沉淀池沉淀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前池壁、后池壁、左池壁、右池壁和池底合围形成的池体,左池壁和右池壁设有进水口,池底具有两个V形槽,两个V形槽形成W形的污水通道,还包括呈W形的若干分流板,若干分流板将污水通道分隔形成若干呈W形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分别朝向左池壁和右池壁的两端为分流口,且分流通道在两个分流口之间具有两个呈V形的低位部和一个呈倒V形的高位部,低位部对应的前池壁和后池壁上分别设有排污口,高位部对应的前池壁和后池壁上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能使污水会从不同的分流通道进入,避免污物整体上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水处理清污池,包括池体(1),池体(1)由前池壁(2)、 后池壁(21)、左池壁(3)、右池壁(31)和池底(4)合围形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左池壁(3)和右池壁(31)上设有进水口(32),所述的池底(4) 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并紧靠设置的V形槽(41),且两个V形槽(41)在左池壁 (3)和右池壁(31)之间形成底部呈W形的污水通道(42),还包括呈W形的 若干分流板(5),所述的若干分流板(5)相互平行设置,并分别与两个V形 槽(41)槽壁平行,分流板(5)呈W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池壁(2)和后池 壁(21)上,且若干分流板(5)将所述的污水通道(42)分隔形成若干呈W形 的分流通道(51),所述的分流通道(51)分别朝向左池壁(3)和右池壁(31) 的两端为分流口(52),且分流通道(51)在两个分流口(52)之间具有两个 呈V形的低位部和一个呈倒V形的高位部,所述的低位部对应的前池壁(2)和 后池壁(21)上分别设有排污口(22),高位部对应的前池壁(2)和后池壁(21) 上设有排水口(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处理清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板 (5)为硬质金属板,且可拆卸的设在所述的前池壁(2)和后池壁(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处理清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池壁 (2)和后池壁(21)上分别设有若干支撑块(24),且所述的分流板(5)的 两个V形底部分别架在所述的支撑块(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处理清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 (32)靠近池体(1)的一端呈竖直条形孔状。
说明书
新型水处理清污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水处理清污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 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 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中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 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 流式三种。但众多形式的沉淀池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池底一般为平 面结构,当污物在池底沉淀后,进水口放水时又会使沉淀上扬浮动,使得沉淀 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分层 沉淀的新型水处理清污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水处理清污池, 包括池体,池体由前池壁、后池壁、左池壁、右池壁和池底合围形成,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左池壁和右池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池底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并 紧靠设置的V形槽,且两个V形槽在左池壁和右池壁之间形成底部呈W形的污 水通道,还包括呈W形的若干分流板,所述的若干分流板相互平行设置,并分 别与两个V形槽槽壁平行,分流板呈W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池壁和后池壁上, 且若干分流板将所述的污水通道分隔形成若干呈W形的分流通道,所述的分流 通道分别朝向左池壁和右池壁的两端为分流口,且分流通道在两个分流口之间 具有两个呈V形的低位部和一个呈倒V形的高位部,所述的低位部对应的前池 壁和后池壁上分别设有排污口,高位部对应的前池壁和后池壁上设有排水口。
由于左池壁和右池壁上设有进水口,池底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并紧靠设置的V 形槽,且两个V形槽在左池壁和右池壁之间形成底部呈W形的污水通道,因此 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池体内,并分别使污物沉淀到V形槽槽底上,而且由于具有 分流板,且若干分流板将污水通道分隔形成若干呈W形的分流通道,因此污水 会从不同的分流通道进入,并分别使污物下沉到分流通道的低位部上,从排污 口排污,从排水口排水,避免污物整体上扬使得沉淀效果变差。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板为硬质金属板,且可拆卸的设在所述的前池壁和 后池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池壁和后池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支撑块,且所述的分流 板的两个V形底部分别架在所述的支撑块上。
因此便于拆卸分流板以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靠近池体的一端呈竖直条形孔状。
因此便于各分流通道内进入污水较为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左池壁和右池壁上设有进水口,池底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并紧靠设置的V 形槽,且两个V形槽在左池壁和右池壁之间形成底部呈W形的污水通道,因此 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池体内,并分别使污物沉淀到V形槽槽底上,而且由于具有 分流板,且若干分流板将污水通道分隔形成若干呈W形的分流通道,因此污水 会从不同的分流通道进入,并分别使污物下沉到分流通道的低位部上,从排污 口排污,从排水口排水,避免污物整体上扬使得沉淀效果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