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02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水中,可漂浮在水中,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曝气装置和生化填料,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能处理污水中的COD、氨氮、磷等有机物质,并且通过设置过滤装置来更有效地去除水质中的悬浮颗粒。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设置在水中,所述水箱(2)内部设有曝气装置(23)和生化填料(3),所述水箱(2)上设有进水管(21) 和出水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与浮管(11)或浮板相连接并漂浮在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还设有浮动面板(1),所述浮动面板(1)漂浮在水箱(2)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面板(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填料(3)为立体弹性填料、生化棉或组合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由雨布、塑料胶布或薄钢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漂浮在水中或水箱(2)的底部坐落在河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2)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4),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水箱(2)内,或位于所述水箱(2)外并与所述水箱(2)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211),所述第二过滤装置(211)位于所述水箱(2)内,或位于所述水箱(2) 外并与所述水箱(2)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211) 为格栅。
说明书
点源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点源污染排入河道,将引起河道水质会发生恶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取截污和在陆地上建设污水处理站的方式,消减污染入河量。但是采用这种做法,投资大,工作难度大,而且往往涉及到拆迁等复杂问题。
申请号为“CN20132018052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环保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处理池(1)埋于地下,处理池(1)内由左侧至右侧分隔有油水初分池(2)、油初分池(3)、储油池(4)和污水储池(5),油水初分池(2)底部与污水储池(5)相连通,油水初分池(2)与污水储池(5)连接通道上设置有过滤器(6),油水初分池(2)和污水储池(5)底上有沉降槽(7),污水储池(5)侧上通过管道与污水泵(8)相连通,油水初分池(2)上端与油初分池(3) 相连通,油初分池(3)上端与储油池(4)相连通,储油池(4)通过管道与油泵(9)相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该污水处理装置必须设置在陆地上,仍然会产生占地问题;2、污水处理装置的箱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或玻璃钢制造,价格昂贵,回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点源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置于河道中,无需占用额外的土地面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更加有效的净化水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水中,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曝气装置和生化填料,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水箱与浮管或浮板相连接并漂浮在水中选地。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还设有浮动面板,所述浮动面板漂浮在水箱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浮动面板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生化填料通过悬挂或乱堆方式设置在所述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生化填料为立体弹性填料、生化棉或组合填料。
优选地,所述水箱由雨布、塑料胶布或薄钢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水箱漂浮在水中或水箱的底部坐落在河床上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水箱内,或位于所述水箱外并与所述水箱串联。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水箱内,或位于所述水箱外并与所述水箱串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格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占用陆地空间,不需要土建施工;不仅能处理污水中的COD、氨氮、磷等有机物质,并且通过设置过滤装置来更有效地去除水质中的悬浮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