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技术

发布时间:2018-4-9 16:55:21

  申请日2015.09.15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包括用于贮存污水的贮存容器,贮存容器底部铺设有多根排泥管,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排泥管的一端伸出贮存容器并在伸出段上安装有控制排泥管通断的排泥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贮存容器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利用水的重力对污泥具有向下的压力,在管线排泥阀开启时,底部沉淀的污泥在水的压力下将随水流从进泥口进入排泥管,进而排出均质罐或均质池,达到自动清淤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且此种结构的沉淀装置可实现不间断运行。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包括用于贮存污水的贮存容器(1),其特征是所述贮存容器(1)底部铺设有多根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出贮存容器(1)并在伸出段上安装有控制排泥管通断的排泥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贮存容器(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排泥管包括多根以贮存容器(1)中心为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的主排泥管(2),每根主排泥管(2)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根向其两侧部伸出的分支排泥管(3),每根主排泥管(2)上各个分支排泥管(3)的长度由靠近贮存容器(1)中心端向贮存容器(1)侧壁端逐渐增长,所述分支排泥管(3)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主排泥管(2)的一端伸出贮存容器(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支排泥管(3)倾斜设置,其与主排泥管(2)靠近贮存容器(1)中心段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支排泥管(3)的两侧分别设有次分支管(4),所述次分支管(4)上开设有进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贮存容器(1)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排泥管均匀间隔设置,每根排泥管上均布有多个进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泥口上连接有呈喇叭状的进泥嘴(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泥嘴(5)的开口朝下,所述进泥嘴(5)的开口与贮存容器(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10cm。

  说明书

  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炼油污水处理工艺有隔油、均质沉淀、浮选、生化、沉淀、砂滤等处理单元,其中均质沉淀单元可一定程度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胶体物等,保证后续生化处理单元高效运行。目前均质沉淀单元普遍使用均质池或均质罐,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会有大量的悬浮物、胶体物、泥沙等沉积于底部,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需定期将均质沉淀单元进行人工清理,清理时均质沉淀单元需停止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均质罐或均质池底部的沉积物需人工进行清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清理沉积物的污水处理用均质沉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贮存污水的贮存容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贮存容器底部铺设有多根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出贮存容器并在伸出段上安装有控制排泥管通断的排泥阀。

  所述贮存容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排泥管包括多根以贮存容器中心为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的主排泥管,每根主排泥管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根向其两侧部伸出的分支排泥管,每根主排泥管上各个分支排泥管的长度由靠近贮存容器中心端向贮存容器侧壁端逐渐增长,所述分支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主排泥管的一端伸出贮存容器。

  所述分支排泥管倾斜设置,其与主排泥管靠近贮存容器中心段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分支排泥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次分支管,所述次分支管上开设有进泥口。

  所述贮存容器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排泥管均匀间隔设置,每根排泥管上均布有多个进泥口。

  所述进泥口上连接有呈喇叭状的进泥嘴。

  所述进泥嘴的开口朝下,所述进泥嘴的开口与贮存容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10c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贮存容器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上开设有进泥口,利用水的重力对污泥具有向下的压力,在管线排泥阀开启时,底部沉淀的污泥在水的压力下将随水流从进泥口进入排泥管,进而排出均质罐或均质池,达到自动清淤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且此种结构的沉淀装置可实现不间断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