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1.01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4; C02F101/38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氨化处理单元、MBR处理单元,以及脱氨处理单元;所述厌氧氨化处理单元用于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并去废水中的有机物;所述MBR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所述脱氨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氨氮。本发明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针对含DMF和/或DMAC的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且无副污染物的产生。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氨化处理单元、MBR处理单元,以及脱氨处理单元;
所述厌氧氨化处理单元用于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并去废水中的有机物;
所述MBR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
所述脱氨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氨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氨化池和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的沼气处理单元;
所述厌氧氨化池内设有厌氧氨化细菌,所述厌氧氨化细菌用于将废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并去除有机物,同时产生沼气;
所述沼气处理单元用于对沼气进行储存和燃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处理单元包括MBR反应池,所述MBR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且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用于过滤固定悬浮物和污泥的MBR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PH调整池、第一过滤器、换热器、脱氨膜反应器、硫酸铵循环池,以及第二过滤器,所述PH调整池与所述MBR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还与所述脱氨膜反应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水回用处理单元,所述水回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中间水池、过滤单元,以及回用水池,所述中间水池与所述脱氨膜反应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水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浓水收集池,以及原水换热器,所述浓水收集池与所述综合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综合调节池与所述原水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原水换热器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步骤S2,滤除所述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
步骤S3,去除已经滤除固体悬浮物和污泥的含氨氮废水中的氨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原水换热器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温度调节至35℃;
步骤S102,将调节温度后的废水输入至厌氧氨化池中反应10~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通过所述MBR膜进行滤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含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所述PH调整池将含氨氮废水的PH值调节至强碱性;
步骤302,通过所述换热器将调节PH后的含氨氮废水温度调节至40~45度;
步骤303,将所述调节温度后的含氨氮废水通入至脱氨膜反应器中进行脱氨氮处理。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治理的加强和环保技术的发展,水体中有机物的代表指标COD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含高氨氮废水达标排放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来源广泛的高氨氮废水处理受到了各界的极度重视。
随着各种新的化工材料的合成,各种高浓度的工业废水也随之产生。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及性能优良的溶剂,在各行业多有应用,随之含DMF、DMAC的废水处理也成为了水处理行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如何对含DMF和/或DMAC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者回收利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者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氨化处理单元、MBR处理单元,以及脱氨处理单元;
所述厌氧氨化处理单元用于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并去废水中的有机物;
所述MBR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
所述脱氨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含氨氮废水中的氨氮。
优选地,所述厌氧氨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氨化池和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的沼气处理单元;
所述厌氧氨化池内设有厌氧氨化细菌,所述厌氧氨化细菌用于将废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并去除有机物,同时产生沼气;
所述沼气处理单元用于对沼气进行储存和燃烧处理。
优选地,所述MBR处理单元包括MBR反应池,所述MBR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且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用于过滤固定悬浮物和污泥的MBR膜。
优选地,所述脱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PH调整池、第一过滤器、换热器、脱氨膜反应器、硫酸铵循环池,以及第二过滤器,所述PH调整池与所述MBR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还与所述脱氨膜反应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水回用处理单元,所述水回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中间水池、过滤单元,以及回用水池,所述中间水池与所述脱氨膜反应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水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浓水收集池,以及原水换热器,所述浓水收集池与所述综合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综合调节池与所述原水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原水换热器与所述厌氧氨化池相连通。
一种基于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步骤S2,滤除所述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
步骤S3,去除已经滤除固体悬浮物和污泥的含氨氮废水中的氨氮。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转化为含氨氮废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原水换热器将含有DMF和/或DMAC的废水温度调节至35℃;
步骤S102,将调节温度后的废水输入至厌氧氨化池中反应10~20小时。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含氨氮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泥通过所述MBR膜进行滤除。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含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所述PH调整池将含氨氮废水的PH值调节至强碱性;
步骤302,通过所述换热器将调节PH后的含氨氮废水温度调节至40~45度;
步骤303,将所述调节温度后的含氨氮废水通入至脱氨膜反应器中进行脱氨氮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针对含DMF和/或DMAC的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且无副污染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