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污水处理用溶药技术

发布时间:2018-4-3 14:15:13

  申请日2017.11.08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IPC分类号C02F1/00; B01F1/00; B01F7/04

  摘要

  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部的上盖,在箱体的上盖上设有加药口、粗加水管、细加水管,所述的箱体内的上部设有纵截面成直角梯形的溶药翻斗,该溶药翻斗中部通过转轴支撑在箱体的两个侧壁之间,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为竖直侧壁,前侧壁为倾斜侧壁,溶药翻斗在空载时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后侧壁之间,溶药翻斗在水加满后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前侧壁之间;在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下部设有后限位托杆,在前侧壁的下部设有前限位托杆,前限位托杆和后限位托杆两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的加药口和细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内部,所述的粗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后侧壁外面直通下面的箱体。该装置整个溶药的过程不须外加动力进行搅拌,节能降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部的上盖,在箱体的上盖上设有加药口、粗加水管、细加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的上部设有纵截面成直角梯形的溶药翻斗,该溶药翻斗中部通过转轴支撑在箱体的两个侧壁之间,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为竖直侧壁,前侧壁为倾斜侧壁,溶药翻斗在空载时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后侧壁之间,溶药翻斗在水加满后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前侧壁之间;在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下部设有后限位托杆,在前侧壁的下部设有前限位托杆,前限位托杆和后限位托杆两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的加药口和细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内部,所述的粗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后侧壁外面直通下面的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上设有穿过后侧壁的搅拌轴,该搅拌轴倾斜布置,搅拌轴的外端高,里端低,搅拌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叶轮,搅拌轴外端的叶轮位于粗加水管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侧壁的下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还连接有加药泵,用于将混合后的药水送到水处理的反应设备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说明书

  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其中污水处理与再利用也成为重中之重。

  污水处理的不可避免的工艺环节就是要加入一些净水剂等药品,现有的加药装置都是通过往搅拌箱中进行加水加药然后进行溶解,一般的搅拌过程都是采用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进行搅拌,整个搅拌过程需要克服整箱水的阻力进行搅拌,比较浪费电力,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用的溶药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部的上盖,在箱体的上盖上设有加药口、粗加水管、细加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的上部设有纵截面成直角梯形的溶药翻斗,该溶药翻斗中部通过转轴支撑在箱体的两个侧壁之间,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为竖直侧壁,前侧壁为倾斜侧壁,溶药翻斗在空载时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后侧壁之间,溶药翻斗在水加满后的重心位于转轴和前侧壁之间;在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下部设有后限位托杆,在前侧壁的下部设有前限位托杆,前限位托杆和后限位托杆两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的加药口和细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内部,所述的粗加水管正对溶药翻斗的后侧壁外面直通下面的箱体。

  优选的,所述的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上设有穿过后侧壁的搅拌轴,该搅拌轴倾斜布置,搅拌轴的外端高,里端低,搅拌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叶轮,搅拌轴外端的叶轮位于粗加水管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的侧壁的下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还连接有加药泵,用于将混合后的药水送到水处理的反应设备内。

  优选的,所述的溶药翻斗的后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该实用新型采用翻斗进行初步溶药,然后通过重心的变化使整个翻斗内的液体整斗倒入到下面的箱体时产生的冲力进行二次溶药,来实现药品的溶解,没有动力,节能降耗。

  为了提升药品的溶解的效率,同时还在翻斗后侧壁增加了一个促进溶解的搅拌轴,该搅拌轴的外端叶轮在粗进水管的冲力作用下进行旋转,带动翻斗内部的里端叶轮转动促进溶解,同样的,该搅拌轴的动力来自与粗水管的水的冲力,无需外加其他动力即可旋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