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 16:31:43

  申请日2015.11.13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它包括预处理、酶解、反应和生物净化步骤。本发明将竹笋加工废水通过调pH值、沉淀、加纤维素酶酶解、加碱反应去除重金属物质和可挥发性物质、加入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后达到可排放的要求,整个操作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处理后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从而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以符合国家对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竹笋加工废水进入集水池中,通过曝气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向废水中加入NaOH,将废水的pH值调至5~7,然后去除废水中的可沉淀物质;

  S2.酶解:向预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所述酶解的温度为30~38℃,酶解时间为5~10h,酶解后上清液进入反应池中;

  S3.反应:向反应池中投入NaOH,使反应池内废水的pH值调节至9.5~11,同时通过曝气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和可挥发性物质;

  S4.生物净化:将反应后的废水中加入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并将池中放入藻类、浮游生物,经检测达标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预处理后废水重量的0.03~0.0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为酵母、放线菌和丝状真菌。

  说明书

  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竹笋的加工过程中,废水主要来自竹笋的清洗、漂白、腌制,废水中含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食盐、食品添加剂等,还含有竹笋腌制过程中浸出的木质素、纤维素、果胶、果糖等,废水呈碱性。由于化学物质、盐、木质素、纤维素的存在,废水可生化性差。因此,竹笋加工过程中的废水如果处理不掉直接外排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现有工艺对食品废水的处理主体工艺为水解+接触氧化,辅助的建筑及设施有格栅、沉淀池和调节池。但竹笋加工废水不同于其他废水,因此,现有工艺对竹笋加工废水的处理仍存在对水资源的较大浪费,而且也会引起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处理后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处理竹笋加工废水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竹笋加工废水进入集水池中,通过曝气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向废水中加入NaOH,将废水的pH值调至5~7,然后去除废水中的可沉淀物质;

  S2.酶解:向预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所述酶解的温度为30~38℃,酶解时间为5~10h,酶解后上清液进入反应池中;

  S3.反应:向反应池中投入NaOH,使反应池内废水的pH值调节至9.5~11,同时通过曝气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和可挥发性物质;

  S4.生物净化:将反应后的废水中加入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并将池中放入藻类、浮游生物,经检测达标后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预处理后废水重量的0.03~0.06%。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为酵母、放线菌和丝状真菌。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竹笋加工废水通过调pH值、沉淀、加纤维素酶酶解、加碱反应去除重金属物质和可挥发性物质、加入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后达到可排放的要求,整个操作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处理后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从而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以符合国家对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