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增程缓流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 16:30:30

  申请日2017.11.13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用于设在沉降分离式的矩形箱结构容器内;容器由从下至上的箱底、箱体和箱盖依次重叠形成,箱体内通过柔性隔水带的往返折回段分割成竖向分布的多个依次连通的沉降区,柔性隔水带呈环形封闭结构,并由驱动辊驱动形成可循环移动结构;容器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洗喷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本发明构成的自洁循环水箱,其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柔性隔水带的往返折回段形成多个竖向分布的沉降区,容器内部由压力水和喷嘴冲洗,可方便的实现动力清洁,代替传统的人工清洁,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方便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用于设在沉降分离式的矩形箱结构容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由从下至上的箱底(8)、箱体和箱盖(9)依次重叠形成,箱体内通过柔性隔水带(6)的往返折回段分割成竖向分布的多个依次连通的沉降区,柔性隔水带(6)呈环形封闭结构,并由驱动辊(7)驱动形成可循环移动结构;容器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洗喷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多个箱框(17);箱框(17)一端形成瓦形结构,另一端形成两个相背的瓦形槽,两个相背的瓦形槽分别为相邻箱框(17)的瓦形结构的上下部分提供容纳空间,相邻箱框(17)呈180度反向错位由下向上依次重叠;所述瓦形结构和瓦形槽的两端均由箱框(17)的侧壁形成封闭,瓦形结构的外圆弧面用于所述柔性隔水带(6)折回换向,瓦形结构中的凹槽通过在柔性隔水带(6)宽度方向上暴露在柔性隔水带(6)外部的第一缺口(17a)连通设定相邻沉降区;两个相背瓦形槽中的一个所述瓦形槽通过在柔性隔水带(6)宽度方向上暴露在柔性隔水带(6)外部的第二缺口(17b)连通设定相邻沉降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层的所述箱框(17)设在所述箱底(8)上,箱底(8)内部形成有斜底容腔,该斜底容腔与底部的箱框(17)形成的沉降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箱底(8)的外箱,外箱包围在多个箱框(17)的外部;所述箱盖(9)连接在外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7)通过所述外箱设置,驱动辊(7)通过驱动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驱动转动,驱动辊(7)位于全部沉降区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柔性隔水带(6)的多个托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7)一侧设有压辊,压辊用于将所述柔性隔水带(6)向驱动辊(7)推压。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工件或产品通常都采用清洗机洗清,为保证清洗机用水量,清洗机都配有循环水箱,清洗产品后的污水通过处理后进入循环水箱,或者将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成循环水箱的一部分,污水直接进入水箱进行除污处理,然后由水箱向清洗机提供清洗用干净水。由于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水箱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场地和资金,因此,这类水箱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而轻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如服贸、鞋业等产品都要避免产生油污,其废水中不存在油类污染物,相应废水处理工艺相对简单,大部分只需要采用传统的重力分离方法,即利用重力作用原理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去除悬浮物质而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因此,这类具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循环水箱在轻工业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重力分离法包括沉降法和上浮法,悬浮物比重大于废水者沉降,小于废水者上浮,对于特定行业的废水可分别采用其中一种处理方法即可。在现有沉降法处理装置中,通常都由多个沉降池依次分布,废水依次经过沉降后溢流到下一个沉降池进行杂质沉淀,从而达到逐步净化的目的。但这类处理装置的分区隔板固定,沉淀物清理困难,机械化程度低,通常都要采用大量的人工作业完成。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为此,需对现有沉降法处理装置的水箱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该装置设在沉降分离式的矩形箱结构容器内,通过环形封闭的柔性隔水带往返折回,将容器分割分隔成多个竖向分布的沉降区,柔性隔水带由驱动辊驱动形成可循环移动的增程缓流结构,且容器内设有冲洗喷嘴,以便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设定位置进行冲洗清洁,以代替传统的人工清洁,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方便性。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增程缓流装置,用于设在沉降分离式的矩形箱结构容器内;所述容器由从下至上的箱底、箱体和箱盖依次重叠形成,箱体内通过柔性隔水带的往返折回段分割成竖向分布的多个依次连通的沉降区,柔性隔水带呈环形封闭结构,并由驱动辊驱动形成可循环移动结构;容器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洗喷嘴。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该装置用于设在沉降分离式的矩形箱结构容器内,通过环形封闭的柔性隔水带往返折回,将容器分割分隔成多个竖向分布的沉降区,相邻沉降区依次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浸漫方式由下方沉降区流向上方沉降区,从而达到逐步沉降目的;柔性隔水带由驱动辊驱动形成可循环移动的增程缓流结构。在处理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各个沉降区沉降积累了一定量的污物,以及柔性隔水带粘附有一定污物后,通过驱动辊驱动柔性隔水带循环移动,以在设定位置通过冲洗喷嘴,对柔性隔水带进行冲洗压力水冲洗的动力式清洁,冲洗隔水带后的水自上向下自动冲洗各个沉降区,从而实现容器内部的动力自洁目的。以代替传统的人工清洁,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方便性和沉降除污效果。在冲洗喷嘴通过常闭电磁阀和冲洗进水管与压力清洁水源连接后,可利用具有压力的自来水进行自动化冲洗,可简化清洁功能构件的配置,简化结构,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同时,外接压力清洁水源也可用于循环水箱供水量不足时,对容器进行补水。在设置两个及以上的多个冲洗喷嘴时,可从柔性隔水带的两面,以及在其移动方向的两个以上位置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冲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多个箱框;箱框一端形成瓦形结构,另一端形成两个相背的瓦形槽,两个相背的瓦形槽分别为相邻箱框的瓦形结构的上下部分提供容纳空间,相邻箱框呈180度反向错位由下向上依次重叠;所述瓦形结构和瓦形槽的两端均由箱框的侧壁形成封闭,瓦形结构的外圆弧面用于所述柔性隔水带折回换向,瓦形结构中的凹槽通过在柔性隔水带宽度方向上暴露在柔性隔水带外部的第一缺口连通设定相邻沉降区;两个相背瓦形槽中的一个所述瓦形槽通过在柔性隔水带宽度方向上暴露在柔性隔水带外部的第二缺口连通设定相邻沉降区。容器通过箱框和柔性隔水带形成竖向分布的数个沉降区,相邻沉降区由凹槽或瓦形槽上的缺口顺序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浸漫方式由下方沉降区流向上方沉降区,从而达到减缓流速、延长流经路径,沉降净化效果优异的逐步沉降目的;且结构简单、装拆组合方便,便于彻底清洁等维护保养。

  进一步优选的,位于底层的所述箱框设在所述箱底上,箱底内部形成有斜底容腔,该斜底容腔与底部的箱框形成的沉降区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排污口设在容器下部的箱底上,进水口与回水管连通;排污口与排污总管连接,排污总管上连接有污水泵;所述自吸泵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的管口位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下方。以形成功能完备的水循环路径,确保净化和循环供水性能可靠。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箱底的外箱,外箱包围在多个箱框的外部;所述箱盖连接在外箱上。以通过外箱形成对箱框组合结构的保护,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辊通过所述外箱设置,驱动辊通过驱动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驱动转动,驱动辊位于全部沉降区上方。以形成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柔性隔水带驱动结构,确保清洗时驱动可靠。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箱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柔性隔水带的多个托辊。以使环形封闭的柔性隔水带处于绷紧状态,各个沉降区容积基本相同,进一步确保各沉降区的沉降分离效果。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辊一侧设有压辊,压辊用于将所述柔性隔水带向驱动辊推压。以增大驱动辊与柔性隔水带之间的正压力,提高摩擦力,避免柔性隔水带打滑,确保清洗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循环水箱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柔性隔水带的往返折回段形成多个竖向分布的沉降区,在需要清理沉淀物时,通过驱动辊驱动柔性隔水带循环移动,容器内部利用压力水和喷嘴进行容器内部冲洗,可方便的实现动力清洁,从而代替传统的人工清洁,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方便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