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5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IPC分类号C02F1/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上朝向过滤介质层内凹陷的结构。该分离器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体积可以较小但是处理量大,处理速度以及净化率大幅提升,其结构多变的特征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油水分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上朝向过滤介质层内凹陷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用于过滤介质层的放入和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中间设置有一块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将过滤介质层完全隔离分隔为两部分,隔板上端高于过滤介质层最上端,隔板下端低于过滤介质层的最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其中部至少有一层为可旋转结构,当该层过滤介质层旋转之后能置于壳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内。
说明书
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离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当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操作环节,无论是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或是资源的再次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对于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如何对油水进行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已经具有多年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现有的对污水处理的油水分离装置主要是采用气悬浮,过滤介质过滤等,并且需要通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其主要缺点是只能用于大型的处理场合,装置及其处理过程都过于复杂,耗费时间长,且分离的效率太低,其净化率也无法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使得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体积可以较小但是处理量大,处理速度以及净化率大幅提升,其结构多变的特征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油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凹凸两用含油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上朝向过滤介质层内凹陷的结构。
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用于过滤介质层的放入和取出。
所述过滤介质层中间设置有一块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将过滤介质层完全隔离分隔为两部分,隔板上端高于过滤介质层最上端,隔板下端低于过滤介质层的最低端。
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其中部至少有一层为可旋转结构,当该层过滤介质层旋转之后能置于壳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内。
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结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对过滤介质层的结构设计,使过滤速率和净化率得到有效提升,且过滤介质层处于可变化的结构状态,能适应不同的油水分离场合,不同的变化也使得过滤介质层本身的各个部分能够采取不同的过滤效果,使其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对整个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相对于现有装置简化了多个部件,使其内部处理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