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1 14:49:40

  申请日2017.10.16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IPC分类号C02F9/12;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初级反应箱,其为柱身圆弧顶结构,所述初级反应箱内部上端设有废水收集室,所述初级反应箱中部设有第一反应池,所述初级反应箱底部设有第二反应池,电解反应箱,其设于初级反应箱一侧,所述电解反应箱的内部的上端设有电絮凝池,所述电解反应箱内部下端设有第一PH调节池,凝滤箱,其设置于电解反应箱一侧,所述凝滤箱内部上端设有第三反应池,所述凝滤箱内部下端设有过滤池,离子交换箱,其设置于凝滤箱一侧;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大量有机物凝结,从而去除废水中的COD、BOD、色团、化学键,并起油水分离、灭菌等效果,离子交换装置能够将镍钴离子吸附去除,经上述处理后,镍钴离子含量可降至0.1g/mL。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级反应箱(1),其为柱身圆弧顶结构,所述初级反应箱(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废水收集室(2),所述废水收集室(2)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开关门(3),所述开关门(3)上设置有把手(4),所述初级反应箱(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反应池(5),所述第一反应池(5)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一药品输送器(6),所述初级反应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应池(7),所述第二反应池(7)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二药品输送器(8),所述初级反应箱(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支架(9),所述废水收集室(2)、第一反应池(5)和第二反应池(7)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10)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11),所述初级反应箱(1)的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12);

  电解反应箱(13),其设置于初级反应箱(1)一侧,所述电解反应箱(13)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絮凝池(14),所述电絮凝池(14)内部设置有套圈(15),所述套圈(15)内设置有阳极(16)和阴极(17),所述电絮凝池(14)的外部设置有电池座(18),所述电池座(18)上设置有可拆卸电池(19),所述可拆卸电池(19)与阳极(16)和阴极(17)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絮凝池(14)的底部设置有凹形滤网(20),所述电絮凝池(14)与第二反应池(7)之间连通有管道(21),所述管道(21)中部设置有水压泵(22),所述电解反应箱(13)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PH调节池(23),所述第一PH调节池(23)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三药品输送器(24),所述电解反应箱(13)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25),所述电絮凝池(14)和第一PH调节池(2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26),所述第二隔板(26)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27);

  凝滤箱(28),其设置于电解反应箱(13)一侧,所述凝滤箱(28)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反应池(29),所述第三反应池(29)与第一PH调节池(23)之间通过管道(21)和水压泵(22)贯通连接,所述第三反应池(29)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四药品输送器(30),所述凝滤箱(28)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池(31),所述过滤池(31)内部设置有斜置滤网(32),所述第三反应池(29)和过滤池(31)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33),所述第三隔板(33)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34);

  离子交换箱(35),其设置于凝滤箱(28)一侧,所述离子交换箱(35)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PH调节池(36),所述第二PH调节池(36)与过滤池(31)之间通过管道(21)和水压泵(22)贯通连接,所述第二PH调节池(36)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五药品输送器(37),所述离子交换箱(35)中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装置(38),所述离子交换箱(35)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三PH调节池(39),所述第三PH调节池(39)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六药品输送器(40),所述离子交换箱(35)一侧设置有成品箱(41),所述第三PH调节池(39)通过管道(21)和水压泵(22)与成品箱(4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6)、第二药品输送器(8)、第三药品输送器(24)、第四药品输送器(30)、第五药品输送器(37)和第六药品输送器(40)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6)底部设置有导管(42),所述导管(42)与第一反应池(5)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6)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3),所述顶盖(43)呈半弧形,所述顶盖(43)与第一药品输送器(6)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顶盖(43)顶端中部设置有提手(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26)和第三隔板(3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板(10)的一侧设置有通孔(45),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27)和第三阀门(3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阀门(11)的外端设置有转手(46),所述转手(46)呈8字形片状结构,所述转手(46)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轴(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装置(12)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箱(48),所述第一曝气装置(12)在废水收集室(2)、第一反应池(5)和第二反应池(7)内均设置有第一出气筒(49),所述第一出气筒(49)上阵列排布有第一出气孔(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装置(25)顶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箱(51),所述第二进气箱(51)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气筒(52),所述第二出气筒(52)上阵列排布有第二出气孔(53),所述两个第二出气筒(52)分别伸入电絮凝池(14)的阴极(17)附近和第一PH调节池(23)内,所述第二曝气装置(25)与电解反应箱(13)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滤网(20)的倾斜侧壁与第二隔板(26)呈15°,所述凹形滤网(20)的四周设置有卡环(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置滤网(32)的倾斜侧壁与第三隔板(33)呈30°。

  说明书

  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镀镍或钴的行业中,含镍钴废水属于难降解的有毒废水,废水中含有镍、钴、铜、铁等元素的氧化物或盐类,其成分复杂,杂质较多,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及人类健康,因此,有效地处理含镍钴废水已成为企业的一项研究课题。

  目前含镍钴废水回用前处理的有以下几种传统方法:1、化学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入适宜的沉淀剂,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沉淀剂与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凝聚、沉降、液固分离,从而除去废液中的有害污染物。缺点是处理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必须妥善处理或综合利用,否则废渣中的镍钴离子等污染物溶出,会造成2次污染。2、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条件下去除镍钴离子。该法的缺点是投资费用大,处理能力较小,工艺操作复杂。3、电解法:采用不溶性材料(二氧化铅)为阳极,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缺点是当电解过程中镍钴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升高,因此若要将镍钴的含量降低至排放标准就不能只采用此法,需进一步用其它方法处理方可达标排放。4、电渗析法:是用镀铂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从而达到去除有害离子的目的,缺点是设备的投资和维护费用高,技术还不成熟,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大量有机物凝结,从而,去除废水中的COD、BOD、色团、化学键,以及起油水分离、灭菌等效果, 离子交换装置能够将镍钴离子吸附去除,含镍钴废水经上述处理后,镍钴离子含量可降至0.1g/mL,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镍钴废水的处理设备,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初级反应箱,其为柱身圆弧顶结构,所述初级反应箱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废水收集室,所述废水收集室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初级反应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一药品输送器,所述初级反应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二药品输送器,所述初级反应箱的底端外部设置有支架,所述废水收集室、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初级反应箱的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

  电解反应箱,其设置于初级反应箱一侧,所述电解反应箱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絮凝池,所述电絮凝池内部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内设置有阳极和阴极,所述电絮凝池的外部设置有电池座,所述电池座上设置有可拆卸电池,所述可拆卸电池与阳极和阴极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凹形滤网,所述电絮凝池与第二反应池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中部设置有水压泵,所述电解反应箱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PH调节池,所述第一PH调节池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三药品输送器,所述电解反应箱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电絮凝池和第一PH调节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

  凝滤箱,其设置于电解反应箱一侧,所述凝滤箱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反应池,所述第三反应池与第一PH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和水压泵贯通连接,所述第三反应池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四药品输送器,所述凝滤箱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斜置滤网,所述第三反应池和过滤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

  离子交换箱,其设置于凝滤箱一侧,所述离子交换箱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PH调节池,所述第二PH调节池与过滤池之间通过管道和水压泵贯通连接,所述第二PH调节池的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五药品输送器,所述离子交换箱中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装置,所述离子交换箱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三PH调节池,所述第三PH调节池中上部贯通设置有第六药品输送器,所述离子交换箱一侧设置有成品箱,所述第三PH调节池通过管道和水压泵与成品箱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第二药品输送器、第三药品输送器、第四药品输送器、第五药品输送器,第六药品输送器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底部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与第一反应池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药品输送器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呈半弧形,所述顶盖与第一药品输送器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顶盖顶端中部设置有提手。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阀门的外端设置有转手,所述转手呈8字形片状结构,所述转手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曝气装置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箱,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在废水收集室、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内均设置有第一出气筒,所述第一出气筒上阵列排布有第一出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曝气装置顶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箱,所述第二进气箱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气筒,所述第二出气筒上阵列排布有第二出气孔,所述两个第二出气筒分别伸入电絮凝池的阴极附近和第一PH调节池内,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与电解反应箱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是,所述凹形滤网的倾斜侧壁与第二隔板呈15°,所述凹形滤网的四周设置有卡环。

  优选的是,所述斜置滤网的倾斜侧壁与第三隔板呈30°。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管道和水压泵与各装置之间可拆卸,方便该设备的组装与使用,支架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防止侧倾,通过电解的方式,O2先在阴极通过两电子还原反应生成H2O2,生成的H2O2能迅速与溶液中外加的Fe阳极氧化生成的Fe2+ 反应成·OH和Fe3+,利用·OH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目的,形成的·OH通过电子转移等途径使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Fe2+ 被氧化成Fe3+ 产生混凝沉淀,将大量有机物凝结,从而,去除废水中的COD、BOD、色团、化学键,以及起油水分离、灭菌等效果, 离子交换装置能够将镍钴离子吸附去除,含镍钴废水经上述处理后,镍钴离子含量可降至0.1g/mL。

  2、第一药品输送器内装有酸性物质,用于调节废水PH,第二药品输送器内装有H2O2,H2O2可以用于氧化破络,第三药品输送器内装有酸性物质,用于将废水PH调至预定值,第四药品输送器器内装有碱及氯化铝(PAC)进行混凝,使镍钴离子生产氢氧化物沉淀,并将小分子悬浮颗粒混凝成大分子颗粒,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相互凝聚和絮凝,有利于过滤池分离出细小颗粒物和胶体物质等杂质,第五药品输送器和第六药品输送器内均装有PH调节剂,经pH回调后可达标排放或进入回用系统。

  3、曝气装置不仅能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