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0.13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纳滤单元、反渗透单元、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的纳滤单元有三个出水管路,反渗透单元有两个出水管路,纳滤单元的三个出水管路分别与纳滤浓缩液池的进水管路、反渗透单元的进水管路和反渗透单元的一个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的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单元的另一个出水管路与沉淀池的出水管路连通。本发明具有:浓水产量降低,处理要求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反渗透浓水处理,也可应用于处理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厂的纳滤、反渗透浓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滤单元、反渗透单元、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的纳滤单元有三个出水管路,反渗透单元有两个出水管路,纳滤单元的三个出水管路分别与纳滤浓缩液池的进水管路、反渗透单元的进水管路和反渗透单元的一个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的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单元的另一个出水管路与沉淀池的出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供氧装置、臭氧发生器和催化氧化反应器,所述的催化氧化反应器上部连接沉淀池出水管路和反渗透单元出水管路,下部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设有一臭氧尾气破坏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单元包括纳滤装置和纳滤产水罐,纳滤装置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纳滤产水罐的进水管路和纳滤浓缩液池的进水管路连通,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产水罐,反渗透装置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产水罐的进水管路和沉淀池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纳滤产水罐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水管路和反渗透产水罐的出水管路连通,纳滤产水罐与反渗透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浓缩液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缓冲水池的出水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5.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垃圾渗滤液浓水进入纳滤装置,处理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
步骤2:一部分纳滤产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反渗透产水和反渗透浓水,另一部分纳滤产水与反渗透产水混合后出水排放;
步骤3:纳滤装置产生的纳滤浓水依次流至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和絮凝池,软化罐内投加有液碱,使结垢性离子和胶体等物质转化为固体絮状物质,絮凝池内投加有絮凝剂,对溶液进行絮凝沉淀;
步骤4:絮凝池处理后的浓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水固分离,其沉淀排入污泥池,其出水与反渗透装置产生的反渗透浓水混合进入缓冲水池;
步骤5:缓冲水池的产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其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直接被碳化,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出水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前端的调节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纳滤产水的水质,调节0~100%的纳滤产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剩余纳滤产水与反渗透产水罐出水混合后出水排放。
说明书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盐度高、色度深、有恶臭,氨氮含量高,C/N比例(碳氮比例)失调,磷元素缺乏,废水可生化性差,以上因素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环境风险。
目前各种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绝大多数采用“生化处理+膜处理”的工艺,对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重金属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可确保出水达标排放。但是该工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浓水产生量高,如若减少浓水的产生量则会造成膜污染。在实践中,为使膜的污染降低,则采取降低清水产量的做法,这致使浓水的产生量非常大。膜处理只是实现了污染物与水的分离,并没有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而从环境中清除掉,膜处理产生的浓缩液是一种环境危险废物。由于浓水的COD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故不能将浓水直接排放。现有做法是将浓水回灌到填埋场,但该做法的弊端造成COD类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填埋场的系统内部循环累积;也有将垃圾浓渗滤液处理产生的浓水进行蒸发处理,但是能耗大,处理成本过高。还有采用芬顿氧化法,但产泥量过高,容易返色,难控制且腐蚀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出水排放达标前提下,降低纳滤产水流至反渗透装置的比例,减少浓水产生;通过絮凝沉淀和臭氧氧化,去除浓水中的高价结垢性离子,使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可降解小分子有机物;浓水处理后最终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前端的调节池,降低了浓水处理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纳滤单元、反渗透单元、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的纳滤单元有三个出水管路,反渗透单元有两个出水管路,纳滤单元的三个出水管路分别与纳滤浓缩液池的进水管路、反渗透单元的进水管路和反渗透单元的一个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的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絮凝池、沉淀池、缓冲水池和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单元的另一个出水管路与沉淀池的出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供氧装置、臭氧发生器和催化氧化反应器,所述的催化氧化反应器上部连接沉淀池出水管路和反渗透单元出水管路,下部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设有一臭氧尾气破坏器。
进一步的,所述纳滤单元包括纳滤装置和纳滤产水罐,纳滤装置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纳滤产水罐的进水管路和纳滤浓缩液池的进水管路连通,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产水罐,反渗透装置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产水罐的进水管路和沉淀池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纳滤产水罐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水管路和反渗透产水罐的出水管路连通,纳滤产水罐与反渗透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纳滤浓缩液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缓冲水池的出水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垃圾渗滤液浓水进入纳滤装置,处理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
步骤2:一部分纳滤产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反渗透产水和反渗透浓水,另一部分纳滤产水与反渗透产水混合后出水排放;
步骤3:纳滤装置产生的纳滤浓水依次流至纳滤浓缩液池、软化罐和絮凝池,软化罐内投加有液碱,使结垢性离子和胶体等物质转化为固体絮状物质,絮凝池内投加有絮凝剂,对溶液进行絮凝沉淀;
步骤4:絮凝池处理后的浓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水固分离,其沉淀排入污泥池,其出水与反渗透装置产生的反渗透浓水混合进入缓冲水池;
步骤5:缓冲水池的产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其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直接被碳化,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出水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前端的调节池。
进一步的,根据纳滤产水的水质,调节0~100%的纳滤产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剩余纳滤产水与反渗透产水罐出水混合后出水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具有浓水产量降低,处理要求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反渗透浓水处理,也可应用于处理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厂的纳滤、反渗透浓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