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中痕量铊测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8-3-29 11:58:15

  申请日2015.12.10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IPC分类号G01N21/31

  摘要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对废水样品通过萃取—洗涤—反萃—反萃液调值—萃取—洗涤—反萃连续除杂富集方法进行预处理;(2)绘制铊标准工作曲线;(3)预处理后的待测水样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其吸光度;(4)按标准吸光度浓度计算样品浓度。本方法所用萃取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加标回收率达到98~102%,检测限值可达0.1μg/L,满足工业废水中铊的排放标准检测要求,同时填补了高盐废水中痕量铊测定方法的空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采集高盐废水水样,用硝酸或氨水调节高盐废水水样pH值为3.5~4.0;

  ②用皂化有机相萃取步骤(1)调节pH值后的高盐废水水样,得到有机相;有机相用1.5~5mol/L的硫酸或硝酸进行反萃取2~3次,收集反萃液;用氨水调节反萃液pH值为3.5~4.0;

  ③重复步骤(2)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过程;收集反萃液用硝酸溶液稀释定容,得到Na离子含量小于30mg/L的待测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铊标准系列溶液,然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铊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铊标准曲线;

  (3)预处理后水样的分析: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步骤(3)制得的待测液的吸光度;

  (4)废水样品中铊质量浓度的计算:根据步骤(3)中所测定的吸光度以及步骤(2)中的铊标准曲线确定该吸光度下所对应的铊的质量浓度,然后计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为高钠盐废水或高钾盐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②中所述的皂化有机相为P204萃取剂或P507萃取剂与260#磺化煤油按体积比1:(2.5~3.5)混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皂化有机相的皂化率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②中所述的皂化有机相与水样体积比为(0.4~1):1。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②中所述的萃取的温度为30~40℃,萃取的时间为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③所述的硝酸溶液中浓硝酸和水的体积比=1:1,其中,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铊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0μg/L。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设定条件为: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设定条件为:波长377.6nm,灯电流3mA,光谱通带宽度0.4nm,石墨炉升温程序:干燥温度110℃,干燥时间15s,灰化温度500℃,灰化时间15s,原子化温度1800℃,原子化时间5s,清洁温度2600℃,清洁时间2s,基体改进剂:5μL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钯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计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的公式为:

   P 1 = P 2 × V 1 V

  式中:

  P1为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

  P2为从铊标准曲线中查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

  V为所取水样的体积;

  V1为水样浓缩后的体积。

  说明书

  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铊(Tl)是一种典型的、高度分散的稀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化学和结晶化学上既具有亲石性又具有亲硫性。据报导,世界每年生产使用的铊不到15t,而每年由工业所产生的铊大约有2000~5000t,产生量远大于需求量,因此不具备做成产品的市场条件。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了56种铊矿物,而这些矿物又最主要伴生于其他矿中,尤其以硫化矿最多。而我们需求量最大的铁除氧化铁矿外,就是硫铁矿;而有色金属中需求最大的铜、铅、锌、锑、镍(伴生于铜中)等有色金属多以硫化矿存在。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和硫酸生产国和需求国,因此在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都会有铊的产生和排放,导致铊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在我国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铊也是一种典型的毒害元素,铊对生物体的毒害与铅、汞类似,并在生态毒理学上呈现急性毒性。因其本身多处于痕量水平,加之环境介质复杂多样,使得在前处理及检测技术上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光谱法、原子吸收法、常规滴定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以及放射化学分析法等。分光光度法大多采取有机溶剂分离富集的手段来测定,主要适用于水体中常量和半微量铊的分析,但其灵敏度较低;电化学法干扰因素多,稳定和重现性差;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ETAAS)灵敏度较高,取样少,操作简便,但其受基体干扰较严重;质谱法ICP-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等离子质谱分析测试技术,该技术提供了极低的检出限、极宽的动态性范围,谱线简单,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和环境中铊的检测,但当其用于检测高盐废水中的铊时:存在噪声和背景漂移增大,共存盐类产生的基体效应会降低待测元素的灵敏度,高盐分废水在高温离子炬中电离严重侵蚀炬管,使其复合于炬管壁中,形成白色非透明物,使石英炬管变脆,易断裂,减少炬管的使用寿命,高盐分还易造成雾化器喷口的蒸发和吸热会引起盐分在喷口析出,使喷雾速率逐步减小,甚至堵塞,同时,昂贵的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使其难以普及;而国标(GB/T5750.6-2006)中推荐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直接法或沉淀法来进行测定,但其对于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表现为样品稳定和重复性差、加标回收率低、预处理过程繁琐、使用药剂类别多等缺陷。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在高钠盐废水中检测痕量铊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采集高盐废水水样,用硝酸或氨水调节高盐废水水样pH值为3.5~4.0;

  ②用皂化有机相萃取步骤(1)调节pH值后的高盐废水水样,得到有机相;有机相用1.5~5mol/L的硫酸或硝酸进行反萃取2~3次,收集反萃液;用氨水调节反萃液pH值为3.5~4.0;

  ③重复步骤(2)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过程;收集反萃液用硝酸溶液稀释定容,得到Na离子含量小于30mg/L的待测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铊标准系列溶液,然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铊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铊标准曲线;

  (3)预处理后水样的分析: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步骤(3)制得的待测液的吸光度;

  (4)废水样品中铊质量浓度的计算:根据步骤(3)中所测定的吸光度以及步骤(2)中的铊标准曲线确定该吸光度下所对应的铊的质量浓度,然后计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

  步骤(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优选为高钠盐废水或高钾盐废水;

  所述的高钠盐废水中,钠含量优选为0.5~40g/L,铊的含量优选为0.1~100μg/L;

  步骤(1)中所述的高盐废水水样若不能及时分析,加硝酸酸化,调节pH至1~2,然后在4℃以下保存,保存不超过5天;测定时,用氨水调节高盐废水水样pH为3.5~4.0,然后再进行萃取;所述的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98%;

  步骤(1)①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0%~30%;

  步骤(1)①中所述的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98%;

  步骤(1)②中所述的皂化有机相为P204萃取剂或P507萃取剂与260#磺化煤油按体积比1:(2.5~3.5)混合组成;

  所述的皂化有机相的皂化率为5~20%;

  步骤(1)②中所述的萃取的温度优选为30~40℃,萃取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

  步骤(1)②中所述的皂化有机相与水样体积比为(0.4~1):1;

  步骤(1)②中所述的有机相反萃取前,优选用水洗涤2~3次;

  步骤(1)②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0%~30%;

  步骤(1)③所述的重复的次数优选为1次;

  步骤(1)③所述的硝酸溶液中浓硝酸:水(V:V)=1:1,其中,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

  步骤(2)中用于配制铊标准系列溶液的铊标准使用液的浓度优选为1000μg/L;

  步骤(2)中所述的铊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0μg/L;

  步骤(2)中所述的标准系列溶液的检测量优选为20μL;

  步骤(2)中所述的铊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要大于0.995,否则重新绘制;

  步骤(3)中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设定条件优选为: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设定条件为:波长377.6nm,灯电流3mA,光谱通带宽度0.4nm,石墨炉升温程序:干燥温度110℃,干燥时间15s,灰化温度500℃,灰化时间15s,原子化温度1800℃,原子化时间5s,清洁温度2600℃,清洁时间2s,基体改进剂:5μL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钯溶液;

  步骤(3)中所述的待测液的检测量优选为20μL;

  步骤(3)中所述的待测液中若待检液中铊的浓度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则可用硝酸溶液按倍数稀释再测,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所述的硝酸溶液中浓硝酸:水(V:V)=1:1,其中,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

  步骤(4)中所述的计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的公式为:

   P 1 = P 2 × V 1 V

  式中:

  P1为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μg/L);

  P2为从铊标准曲线中查得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μg/L);

  V为所取水样的体积(mL);

  V1为水样浓缩后的体积(mL);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与现有废水中痕量铊检测技术相比,该检测方法弥补了高盐废水中检测痕量铊的空白,本方法可消除高盐废水中钠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的干扰,所用萃取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加标回收率达到98~102%,检测限值可达0.1μg/L,检测及运行成本低,满足工业废水中铊的排放标准检测要求,对企业高盐废水中铊的控制及过程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