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3-18 8:03:00

  申请日2017.03.03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和氧化箱,所述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所述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混凝反应箱内,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出水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所述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二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氧化箱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和氧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所述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混凝反应箱内,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出水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所述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二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氧化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缓冲槽,所述混凝反应箱进水口通过进水缓冲槽与混凝反应箱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溢流堰,所述混凝反应箱内的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流入沉降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在沉降箱的出水口侧设有第二溢流堰,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溢流堰与氧化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渣口设置在倒锥形的末端。

  说明书

  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煤废水主要由煤场雨水与喷淋水,以及输送栈桥(皮带)、转运站、煤仓间、磨(碎)煤间等场地的冲洗水,呈中性,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其次是COD、色度等,部分地区的含煤废水还含有少量重金属。目前的主要处理技术是自然沉降、物理过滤、絮凝沉淀等,以及稍微复杂一些的如电絮凝技术等,自然沉降技术简单,但需建设很大的沉降水池,占地面积大,且只能去除少部分较大的煤粉颗粒,大部分的细小粉尘颗粒(因比重与水相近)很难去除。物理过滤易堵塞过滤装置,影响长周期稳定运行。电絮凝技术存在电极损耗,需定期维护更换,易出现积垢堵塞等故障,传统的絮凝沉淀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加药种类多且系统复杂,操作运行不稳定,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处理效率高的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煤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和氧化箱,所述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所 述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所述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混凝反应箱内,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出水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所述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二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氧化箱内。

  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缓冲槽,所述混凝反应箱进水口通过进水缓冲槽与混凝反应箱内腔连通。

  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溢流堰,所述混凝反应箱内的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流入沉降箱。

  所述沉降箱在沉降箱的出水口侧设有第二溢流堰,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溢流堰与氧化箱连通。

  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渣口设置在倒锥形的末端。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凝反应箱、沉降箱和氧化箱三个箱体完成混凝反应、沉降分离、氧化还原。含煤废水经进水缓冲槽部分均质后从底部进入混凝反应箱,在混凝反应箱内经搅拌强制混合接触反应,完成重金属吸附脱除过程并最终同悬浮物一起与加入的混凝剂发生混凝反应形成比重较大的絮凝物,随水流进入沉降箱,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完成固液分离,絮凝物沉入箱底并经侧部下端排渣口排出,上部清水溢流进入氧化箱,通过氧化剂在强搅拌作用下与水中的COD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去除COD,同时可完成脱色过程,合格废水从出水口达标排放界外。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畅,所需加的药剂量少、种类少,且绝大部分均随 污泥沉渣排出界外,对处理后清水不构成二次污染,符合国家的环保发展政策,具有结构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处理效率高、简化设备与工艺操作,运行周期长且稳定的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