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03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IPC分类号B01F7/04; B01F15/02; C02F1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浆化机,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轴、桨叶、外壳以及底座: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外壳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设置有所述桨叶;所述桨叶与所述传动轴设置为具有角度,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输送;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污泥投加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部投加脱水污泥;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料端,用于将混合浆化后的物料输出至所述污泥浆化机外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污泥浆化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浆化机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轴、桨叶、外壳以及底座:
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外壳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设置有所述桨叶;
所述桨叶与所述传动轴设置为具有角度,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输送,所述角度小于45°;
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污泥投加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部投加脱水污泥;
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料端,用于将混合浆化后的物料输出至所述污泥浆化机外部;
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污泥浆化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端还设置有稀释液投加口,用于投加稀释液对污泥进行冲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设置为互相平行的双转动轴模式,带动所述桨叶向外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互相平行的双转动轴设置为同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设置为螺旋式桨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桨叶宽度设置为100至20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桨叶设置为相对所述传动轴的垂直方向相互交错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浆化机设置为卧式结构,用于充分搅拌物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还设置有杂物清理箱,用于沉积杂物,并由所述壳体底端定期排出。
说明书
一种污泥浆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泥处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浆化机。
背景技术
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要求日益严格,厌氧消化是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适合在规模较大、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进行集中处理处置的项目进行推广。
污泥处理处置厂进行厌氧消化项目建设时,接受的外厂污泥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不能够直接进行厌氧消化,需要用水或稀污泥(含水率在97%-99%)进行稀释,调节含水率至90-92%,通过泵打入厌氧消化反应器,以满足厌氧消化对含水率的要求。
目前,用于进行污泥稀释、混合的设备主要有立式搅拌罐,即在圆形的立式罐顶部安装竖轴搅拌机,将污泥和水加入到搅拌罐中,利用搅拌机的桨叶搅拌功能实现污泥和稀释液的混合、浆化。
受立式搅拌罐结构形式的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由于污泥性质复杂,会含有一些纤维状杂质,这些东西缠绕在竖轴搅拌器轴和桨叶上,日积月累造成搅拌效果下降,影响正常使用。
(2)当有砖块、小石块、铁块等硬质杂物进入后,非常容易损坏桨叶,而桨叶的更换、维修等程序比较复杂。并且杂质沉积在罐体,很容易堵塞出口。
(3)由于采用竖轴的搅拌形式,桨叶至具备搅拌作用,而不具备输送功能,当稀释液投加出现问题,脱水污泥沉积在搅拌罐底部。由于脱水污泥基本没有流动性,所以很难进行清理、清空;
(4)受立式搅拌罐的结构形式影响,污泥和稀释液从顶部加入从底部流出,适合进行序批式生产,当进行连续生产时,难以控制物料量和浆 化的效果。而序批式生产增加了设备的数量和控制难度,需要经常对设备进行切换。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解决设备缠绕、堵塞、难清空和运行控制等问题的新型污泥浆化设备。
发明内容
传动装置、传动轴、桨叶、外壳以及底座: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外壳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设置有所述桨叶;所述桨叶与所述传动轴设置为具有角度(角度优选小于45°,更优选小于20°),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输送;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污泥投加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部投加脱水污泥;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料端,用于将混合浆化后的物料输出至所述污泥浆化机外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污泥浆化机。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端还设置有稀释液投加口,用于投加稀释液对污泥进行冲刷。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设置为互相平行的双转动轴模式,带动所述桨叶向外旋转。
优选地,所述互相平行的双转动轴设置为同时转动。
优选地,所述桨叶设置为螺旋式桨叶。
优选地,所述螺旋式桨叶宽度设置为100至200mm。
优选地,所述螺旋式桨叶设置为相对所述传动轴的垂直方向相互交错排布。
优选地,所述污泥浆化机设置为卧式结构,用于充分搅拌物料。
优选地,所述出料端还设置有杂物清理箱,用于沉积杂物,并由所述壳体底端定期排出。
本发明的一种污泥浆化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双传动轴带动桨叶向外旋转。螺旋式桨叶沿一定倾角固定在传动轴上,当传动轴带动桨叶旋转时可以产生一个纵向的剪切力和横向的推力,从而实现纵向的搅拌作用和横向的类似螺旋输送机的输送作用。当只有脱水污泥进入时,可以借助其横向的输送作用将污 泥输送至出料端的杂物清理箱,从底部排出,解决了设备难清空的问题。
(2)、双轴的螺旋式桨叶相互间交错排布,一个轴的桨叶转动时,另一个轴的桨叶紧随其后进行转动,更有效的实现物料在设备内的涡流,增加桨叶对物料的剪切力,从而提高浆化效果。满足混合、浆化的目的。并且这种交错布置,可以将一些如砖块、小石块等杂质推向出料端,而不会损伤桨叶。
(3)、物料在设备内沿传动轴的方向流动,纤维状物料很难缠绕在传动轴上。螺旋式桨叶较宽,且和传动轴有一定夹角,纤维状物质不会缠绕在桨叶上。解决了桨叶缠绕的问题。
(4)、出料端设置的杂物清理箱低于设备底板,清理箱上部是出料口,底部为排渣口,类似一个小的沉淀装置,杂物可以沉淀在底部定期排出,而干净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防止物料堵塞出料口,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底部的排放口也可以作为排空口使用,使设备易于清空。
(5)、卧式结构设置,可以在横向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物料的混合浆化,即物料从一端进入后,向尾端移动的过程中被不断的搅拌,至尾端出料时已经完全可以达到浆化的效果,即完成了浆化的目的又实现了输送的作用,这种运行方式可以保证设备连续运行,减少序批式处理方式的设备数量。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