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2.22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流循环系统,人工湿地由富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淤泥与种植在淤泥中的维管束植物构成;水流循环系统由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和若干根地下注水管以及排水泵构成,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呈相互交错状态间隔植入人工湿地中,其植入深度不大于两米,交错间距不大于五十厘米;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其中一条与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上端相连通,另一条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的上端相连通;排水泵的进口与连通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出口与连通若干根注水管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扩大人工湿地的污水、污泥净化区域,提高净化效率,加快净化速度。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流循环系统,所述的人工湿地由富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淤泥与种植在淤泥中的维管束植物构成;所述的水流循环系统由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和若干根地下注水管以及排水泵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呈相互交错状态间隔植入人工湿地中;
所述的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其中一条与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上端相连通,另一条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的上端相连通;
所述排水泵的进口与连通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出口与连通若干根注水管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植入人工湿地的深度不大于两米,交错间距不大于五十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地下注水管的管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注水孔。
说明书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内的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塑料排水板不断循环人工湿地内的污水并使之净化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现有的人工湿地大致分为:一、地表流人工湿地,其形式是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端流出;二、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其形式是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三、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其形式是污水由进水口一端沿水平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依次通过砂石、介质、植物根系,流向出水口一端,以达到净化目的。纵观上述几种人工湿地,其形式都是采取生物方法自行运转的,其优点是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但由于象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根须短,使污水或富含有害化学成份的淤泥与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层薄、吸附机率少、滞留面积小,因而存在净化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流循环系统,所述的人工湿地由富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淤泥与种植在淤泥中的维管束植物构成;所述的水流循环系统由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和若干根地下注水管以及排水泵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若干条塑料排水板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呈相互交错状态间隔植入人工湿地中,其植入深度不大于两米,交错间距不大于五十厘米;
所述的两条地上通水管道,其中一条与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上端相连通,另一条与若干根地下注水管的上端相连通;
所述排水泵的进口与连通若干条塑料排水板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出口与连通若干根注水管的地上通水管道相连接;
所述若干根地下注水管的管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注水孔。
本实用新型首先向人工湿地表面布水并使水盛入湿地中,然后启动排水泵通过塑料排水板抽吸湿地内的水,并将抽出的水灌入若干根地下注水管再排入湿地内,从而形成人工湿地内的水循环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能增加污水与维管束植物根须生物膜接触的次数,且能将植物根须底部的污水、污泥以水循环的形式多次接触植物根须的生物膜,从而扩大了人工湿地的污水、污泥净化区域,提高了净化效率,加快了净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