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污泥中孵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8-3-7 10:58:52

  申请日2016.05.27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A01K67/033; 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构建蚯蚓卵茧孵化床,采用铁质货架作为蚯蚓卵茧孵化床,制作出层间隔,形成上下若干层。铁质货架尺寸可根据室内空间调整。铺设蚯蚓卵茧孵化床生活污泥基料,先在各层铁丝网上铺一层透气黑色遮阳网;在各层遮阳网上均匀铺上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在作物秸秆上以条垛状布上含有蚯蚓卵茧的生活污泥;然后再覆盖一层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利用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冬季室内快速孵化的技术,有效解决了低温条件下及生活污泥中蚯蚓卵茧的快速孵化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蚯蚓卵茧孵化床,采用铁质货架作为蚯蚓卵茧孵化床,制作出层间隔,形成上下若干层,铺设蚯蚓卵茧孵化床生活污泥基料,步骤如下:

  (a)先在各层铁丝网上铺一层透气黑色遮阳网;

  (b)在各层遮阳网上均匀铺上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铺设厚度2‐3cm为宜;

  (c)在作物秸秆上以条垛状布上含有蚯蚓卵茧的生活污泥;

  (d)然后再覆盖一层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卵茧孵化床采用铁质货架制作,铁质货架长2m、宽0.8‐1m、高1.8m,上下共三层;用10‐20目孔径的铁丝网作为层间隔层便于各层孵化床底部透气,最低层距离地面20cm,每层之间相隔4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条垛底部宽约10cm左右、高约5cm左右,条带间隔3‐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的覆盖厚度2‐3cm为宜,太厚不利于通气,太薄则水分丧失较快,不利于蚯蚓卵茧孵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泥基料铺设完毕后,通过向秸秆喷水控制蚯蚓卵茧孵化床湿度维持在60%左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蚯蚓卵茧孵化室内的环境控制要求为:保持空气流通,利用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

  说明书

  一种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蚯蚓卵茧的快速孵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冬季室内、在生活污泥中蚯蚓卵茧的快速孵化技术。

  背景技术

  蚯蚓处理废弃物处理效率很高,1亿条蚯蚓一天可吞食40~50吨有机物料,排出20吨蚯蚓粪。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可操作性也很强,蚯蚓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过程中同时担任着活体破碎机、分离机和堆肥产品的高效造粒机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和终产物深加工的工作量,降低人工和能源的消耗;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还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蚯蚓粪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蚯蚓本身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等,蚯蚓处理废弃物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生活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组分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很适合用作蚯蚓的饲料。生活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兴生活污泥处理技术,利用蚯蚓处理生活污泥,不仅可以将生活污泥中的重金属富集于蚯蚓体内、去除病原菌、转移消化有机有害物,而且可将生活污泥转化为富含营养物质的有机肥,是一种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泥的有效途径。

  然而,利用蚯蚓处理生活污泥过程中,蚯蚓能够正常生长和产卵,但是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不能正常孵化,这严重限制了利用蚯蚓资源化处理生活污泥的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将蚯蚓处理生活污泥过程中产生的蚯蚓卵茧放置于牛粪中,可以正常孵化;利用蚯蚓处理牛粪过程中产生的蚯蚓卵茧,在牛粪中可以正常孵化,但在生活污泥中又不能正常孵化。因而,是由于生活污泥的某些性质限制了蚯蚓卵茧的孵化。此外,冬季室外由于温度较低,蚯蚓卵茧将会停止孵化,这严重阻碍了冬季蚯蚓的大规模繁殖与生活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蚯蚓卵茧不能在生活污泥中孵化的问题,以及在冬季室外蚯蚓卵茧不能孵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的快速孵化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冬季室内蚯蚓卵茧在生活污泥中快速孵化的方法,构建蚯蚓卵茧孵化床,采用铁质货架作为蚯蚓卵茧孵化床,制作出层间隔,形成上下若干层。铁质货架尺寸可根据室内空间调整。铺设蚯蚓卵茧孵化床生活污泥基料,步骤如下:

  (a)先在各层铁丝网上铺一层透气黑色遮阳网;

  (b)在各层遮阳网上均匀铺上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铺设厚度2-3cm为宜;

  (c)在作物秸秆上以条垛状布上含有蚯蚓卵茧的生活污泥;

  (d)然后再覆盖一层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

  所述的蚯蚓卵茧孵化床采用铁质货架制作,铁质货架长2m、宽0.8-1m、高1.8m,上下共三层,尺寸可根据室内空间调整,方便人工伸手操作;用10-20目孔径的铁丝网作为层间隔层便于各层孵化床底部透气,最低层距离地面20cm,每层之间相隔40cm。

  步骤(c)中,条垛底部宽约10cm左右、高约5cm左右,条带间隔3-5cm。

  步骤(d)中,粉碎至5-10cm的作物秸秆的覆盖厚度2-3cm为宜,太厚不利于通气,太薄则水分丧失较快,不利于蚯蚓卵茧孵化。

  生活污泥基料铺设完毕后,通过向秸秆喷水控制蚯蚓卵茧孵化床湿度维持在60%左右。

  蚯蚓卵茧孵化室内的环境控制要求为:保持空气流通,利用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专利有效地解决了冬季低温条件、生活污泥为基料孵化蚯蚓卵茧的技术瓶颈:室内空间利用率高,蚯蚓卵茧周期20-25天、孵化率达90%以上。

  (2)蚯蚓卵茧孵化床构建技术,可根据室内空间,制作相应比例尺寸的铁质货架多层开展生活污泥的蚯蚓卵茧的孵化,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此外,以10-20目孔径的铁丝网作为层间隔层,有利于提高孵化床的底部透气性,有利于蚯蚓卵茧的快速孵化。

  (3)蚯蚓卵茧孵化床生活污泥基料及小环境控制技术,底部铺设的透气黑色遮阳网,主要方便于后期转移孵化床或转移蚯蚓使用;底层铺设秸秆,有利于孵化床的通气和湿度维持;含有蚯蚓卵茧的生活污泥以条垛状布置,有利于多余水分的散失,也有利于透气;表层铺设秸秆,有利于孵化床的通气和湿度维持,同时起到遮光的作用。

  (4)蚯蚓卵茧孵化室内环境控制要求,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有利于蚯蚓卵茧孵化床小环境条件的维持,有利于蚯蚓卵茧的快速孵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