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9.29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32; C02F3/28; C02F3/02; C02F1/7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尺寸不一,运输难度大的问题,具有可实现扩容,满足不同容积需求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至少两个处理单元,在两个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中间单元,处理单元一侧设置水口,另一侧中空设置,且处理单元中空设置的侧部设有翻边,中间单元两侧均中空设置,且中间单元两侧都设有翻边,相邻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相邻的中间单元之间设置基本隔板,基本隔板与翻边固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处理单元,在两个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中间单元,处理单元一侧设置水口,另一侧中空设置,且处理单元中空设置的侧部设有翻边,中间单元两侧均中空设置,且中间单元两侧都设有翻边,相邻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相邻的中间单元之间设置基本隔板,基本隔板与翻边固定,且基本隔板开有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隔板侧面设有安装块或凸台或滑槽,所述处理单元、中间单元内同样设有安装块或凸台或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单元包括多个时,多个中间单元的长度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隔板的连通孔设有若干个;
进一步地,在连通孔处设置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中间单元内可设置用于支撑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的支撑板或支撑架,支撑板与滑槽配合;
所述基本隔板设有多个,基本隔板的厚度相同或相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连接面底部设有凹槽,以与基本隔板配合;
进一步地,中间单元和处理单元均包括基本单元和增容单元,基本单元壳体设置用于维护用的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污水处理能力及效果,制定污水处理方案,计算出中间单元需要的数量和设置要求;
2)在各个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内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水处理功能模块;
3)组装一侧的处理单元与一中间单元,将基本隔板设于该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之间;
4)若中间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将另一中间单元与另外的处理单元连接,并将基本隔板设于该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之间;
5)连接步骤2)与步骤3)中中间单元,并将基本隔板设于两中间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若中间单元的数量大于2个时,则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连接各个中间单元,再将一侧的中间单元与另外的处理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5)是并列关系,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组装顺序无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完成后,要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则组装完毕;水压试验不合格,对漏点进行补漏,补漏完成后重新试验直至合格,污水处理装置组装完毕。
说明书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污水排放等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水处理装置等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技术而言,污水处理装置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几个空间,各个空间内安装不同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多个隔板,将结构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承担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达标排放的目的。该污水处理装置各功能分区容积大小及数量固定,无法实现扩容,污水处理能力固定,无法适应不同污水处理能力的需要。因此不同规格的污水处理装置都需要定制化设计,造成污水处理装置规格型号较多、尺寸不一,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中、大型污水处理装置,也不利于运输,吊装的需要。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模块化生产、运输便利、吊装方便的污水处理装置,以及一种快捷、有效的组合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要求组装成不同的体积大小,来满足不同污水处理能力的需要。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处理单元,在两个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中间单元,处理单元一侧设置水口,另一侧中空设置,且处理单元中空设置的侧部设有翻边,中间单元两侧均中空设置,且中间单元两侧都设有翻边,相邻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相邻的中间单元之间设置基本隔板,基本隔板与翻边固定,且基本隔板开有连通孔。
一侧处理单元水口为进水口,另一侧处理单元水口为出水口,中间单元包括壳体,壳体为方形或者圆形,翻边设于壳体两侧,这样根据不同污水的处理要求,选择增加合适的中间单元,而通过基本隔板的设置,保证整体结构模块化生产,运输便利,同时有效方便了组装。
为了方便安装污水处理功能模块,所述基本隔板侧面也就是朝向处理单元或中间单元内部空间的侧面设有安装块或凸台或滑槽,所述处理单元、中间单元内同样设有安装块或凸台或滑槽。
为了适应不同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的要求,所述中间单元包括多个时,多个中间单元的长度各不相同,这样拓宽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范围,而避免中间单元过宽或者过窄,实现充分利用资源。
为了实现水处理循序渐进,所述基本隔板的连通孔设有若干个,以实现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相邻的中间单元之间连通;在连通孔处设置开关阀,这样可在左侧的污水处理完成后,再通过基本隔板流向右侧的中间单元或右侧的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为了在中间单元与处理单元中对各个不同的污水处理功能模块进行设置,所述处理单元、中间单元内可设置用于支撑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的支撑板或支撑架,支撑板与滑槽配合,实现一个空间内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的安装,这样在一个中间单元内一个支撑架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相应地污水处理功能模块,各个中间单元内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相同或者相异,污水处理功能模块可以是紫外灯或者厌氧箱或者好氧箱或者臭氧发生器等,基本隔板连通孔与污水处理功能模块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连接;
所述基本隔板设有多个,基本隔板的厚度相同或相异。
其中,为了较为方便地对基本隔板进行固定,所述翻边连接面底部设有凹槽,以与基本隔板配合,两个中间单元中翻边的凹槽相互配合以容纳基本隔板。
各处理单元和各中间单元可以水平设置,也可做成上、下壳体的结构形式。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处理单元的竖直面上,便于管路的安装。
此外,进一步地,中间单元和处理单元均包括基本单元和增容单元,基本单元壳体设置用于维护用的开孔,开孔通常设于基本单元的顶部,基本单元和增容单元之间设置隔板,同样,基本单元和增容单元的两侧都设有翻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污水处理能力及效果,制定污水处理方案,计算出中间单元需要的数量和设置要求;
2)在各个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内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水处理功能模块;
3)组装一侧的处理单元与一中间单元,将基本隔板设于该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之间;
4)若中间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将另一中间单元与另外的处理单元连接,并将基本隔板设于该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之间;
5)连接步骤2)与步骤3)中中间单元,并将基本隔板设于两中间单元之间。
所述步骤4)中若中间单元的数量大于2个时,则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连接各个中间单元,再将一侧的中间单元与另外的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步骤(3)、(4)、(5)是并列关系,处理单元与中间单元组装顺序无要求。
在步骤5)完成后,要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则组装完毕;水压试验不合格,对漏点进行补漏,补漏完成后重新试验直至合格,污水处理装置组装完毕。
补漏措施应结合污水处理装置进行选取,可采用不局限于焊接、粘接、涂胶等补漏措施。
在各单元组装时,采用翻边螺栓拧紧方式,拧紧时注意拧紧顺序,拧紧分多次进行,初次拧紧先拧上、下、前、后四颗螺栓,而后依次从这四颗螺栓分隔的翻边区域中选取螺栓进行拧紧。
另外,各单元组装及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应密封,可采用不局限于连接面涂密封胶、设置密封圈等密封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便于制造、运输及吊装;
2、各污水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增容单元实现扩容,满足不同的容积需求;
3、各污水单元内部可加装不同的污水处理功能模块,各污水处理单元之间可以组合,满足不同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需要;
4、便于组织大规模生产,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