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31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IPC分类号C02F11/14; C02F11/00; C02F11/12
摘要
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及其浓缩污泥处理方法,由二次浓缩釜(1)、管式反应器(3)、浓缩器(4)、转化调理釜(5)、稳定化调理釜(6)、改性调理釜(7)、隔膜式压滤机(8)、干泥输送器(9)和干泥库房(10),以及第一尾气处理系统(g1);第二尾气处理系统(g2);第三尾气处理系统(g3);第四尾气处理系统(g4),组合在一起完成絮凝浓缩反应、转化调理反应、稳定化调理反应、改性调理反应等反应,实现了对污泥的处理在常温低压条件下进行,且脱水效果较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二次浓缩釜(1)、管式反应器(3)、浓缩器(4)、转化调理釜(5)、稳定化调理釜(6)、改性调理釜(7)、隔膜式压滤机(8)、干泥输送器(9)和干泥库房(10),以及用于输送污泥的泵(2),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浓缩釜(1)与管式反应器(3)连通、管式反应器(3)与浓缩器(4)连通、浓缩器(4)与转化调理釜(5)连通、转化调理釜(5)与稳定化调理釜(6)连通、稳定化调理釜(6)与改性调理釜(7)连通,改性调理釜(7)与隔膜式压滤机(8)连通;
二次浓缩釜(1)与管式反应器(3)、管式反应器(3)与浓缩器(4)、浓缩器(4)与转化调理釜(5)、转化调理釜(5)与稳定化调理釜(6)、稳定化调理釜(6)与改性调理釜(7)、改性调理釜(7)与隔膜式压滤机(8)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输送的泵(2);
隔膜式压滤机(8)下方固定安装有干泥输送器(9),干泥输送器(9)与干泥库房(10)连通;浓缩器(4)与污水预处理系统(g5)连通,隔膜式压滤机(8)与污水预处理系统(g5)连通;
转化调理釜(5)的上部连通有第一尾气处理系统(g1);稳定化调理釜(6)的上部连通有第二尾气处理系统(g2);改性调理釜(7)的上部连通有第三尾气处理系统(g3);干泥库房(10)的上部连通有第四尾气处理系统(g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浓缩釜(1)的内径为500mm~30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反应器(3)的包括管体(31),管体(31)的内径为300mm~600mm,管体(31)的管长为5m~15m,管体(31)的内侧壁上设有紊流板(32),管体(31)的上部设有药剂口(33),管体(3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法兰(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调理釜(5)包括转化调理釜体(51),调理釜体(51)上部设有转化调理药剂入口(52),调理釜体(51)内径为500mm~3500mm,调理釜体(51)的高度为800mm~5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化调理釜(6)包括稳定化调理釜体(61),稳定化调理釜体(61)上部设有稳定化调理药剂入口(62),稳定化调理釜体(61)内径为500mm~35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调理釜(7)包括改性调理釜体(71)以及固定在改性调理釜体(71)上部设有改性调理药剂入口(72),改性调理釜体(71)的内径为500mm~35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式压滤机(8)为程控厢式液压顶紧自动拉板隔膜压滤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泥输送器(9)为带宽为500mm~800mm的皮带输送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g)由酸吸收塔(ss)、碱吸收塔(js)、氧化剂吸收塔(D)、水吸收塔(w)以及循环泵(x)和风机(f)组成。
10.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浓缩污泥脱水系统的浓缩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浓缩污泥经泵(2)输送到二次浓缩釜(1),并投加浓缩药剂A使污泥进行絮凝浓缩反应;
步骤二:浓缩后污泥用泵(2)输送到管式反应器(3)并加入浓缩药剂B,混合絮凝反应后得到絮凝的浓缩泥;
步骤三:絮凝的浓缩泥送入浓缩器(4)进行浓缩脱水,得到的含水率92.0~90.0%的浓缩脱水污泥输送至转化调理釜(5),并加入转化调理药剂进行转化调理反应;
步骤四:转化调理后的污泥用泵(2)输送至稳定化调理釜(6),并投加稳定化调理药剂进行稳定化调理反应;
步骤五:稳定化调理后的污泥用泵(2)输送到改性调理釜(7),投加改性调理药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之后用离心泵或螺杆泵将污泥输送至隔膜式压滤机(8)压滤脱水,得到含水率为46-40%的脱水干泥;
步骤六:最后通过干泥输送器(9)将脱水干泥输送到干泥库房(10)。
说明书
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及其浓缩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及其浓缩污泥处理方法,用于污泥净化处理中。
背景技术
浓缩污泥一般是指污水处理厂含水率99.6%-96.0%的剩余污泥经过重力浓缩、加压浓缩、离心浓缩、气浮浓缩和隔膜浓缩。污泥经浓缩后,含水率一般为98.0-95.0%,水的存在形式包括:间隙水、毛细水、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浓缩污泥含水率较高,体积仍然很大,为了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处置,必须对浓缩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目前浓缩污泥脱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热干化与冷态脱水两类技术。
热干化是用热能将污泥水分蒸发的处理工艺,热干化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与资源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优点,是一种国际上的较普遍的污泥处理技术,但热干化项目投资大、能耗高、设备复杂、连续稳定运行困难。
冷态脱水主要有碱性脱水和深度脱水等方法。碱性脱水是采用氯化铁(或硫酸铁、聚合硫酸铁)加入石灰、水泥窑灰或飞灰等碱性物质进行调质,利用强碱性杀灭微生物、降低恶臭和钝化重金属,然后在较高压力条件下压榨脱水。碱性脱水由于外加的固体物质较多,虽然干泥的含固率有所提高,但污泥减量效果不明显。深度脱水技术是通过加入污泥调理药剂,改变污泥中水分存在形式,将污泥中的水分以液态形式分离的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减量技术。
本发明可在常温低压条件下将污泥中水分进一步分离,干泥的含水率可降低至45%以下,污泥的减量比达到3:1,且具有投资小、建设期短、运行成本低、可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及其浓缩污泥处理方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及其浓缩污泥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浓缩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二次浓缩釜、管式反应器、浓缩器、转化调理釜、稳定化调理釜、改性调理釜、隔膜式压滤机、干泥输送器和干泥库房,以及用于输送污泥的泵,在于
所述二次浓缩釜与管式反应器连通、管式反应器与浓缩器连通、浓缩器与转化调理釜连通、转化调理釜与稳定化调理釜连通、稳定化调理釜与改性调理釜连通,改性调理釜与隔膜式压滤机连通;二次浓缩釜与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与浓缩器、浓缩器与转化调理釜、转化调理釜与稳定化调理釜、稳定化调理釜与改性调理釜、改性调理釜与隔膜式压滤机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输送的泵;
隔膜式压滤机下方固定安装有干泥输送器,干泥输送器与干泥库房连通;浓缩器与污水预处理系统连通,隔膜式压滤机与污水预处理系统连通;
转化调理釜的上部连通有第一尾气处理系统;稳定化调理釜的上部连通有第二尾气处理系统;改性调理釜的上部连通有第三尾气处理系统;干泥库房的上部连通有第四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二次浓缩釜的内径为500mm~30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所述管式反应器的包括管体,管体的内径为300mm~600mm,管体的管长为5m~15m,管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紊流板,管体的上部设有药剂口,管体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法兰。
所述转化调理釜包括转化调理釜体,调理釜体上部设有转化调理药剂入口,调理釜体内径为500mm~3500mm,调理釜体的高度为800mm~5000mm。
所述稳定化调理釜包括稳定化调理釜体,稳定化调理釜体上部设有稳定化调理药剂入口,稳定化调理釜体内径为500mm~35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所述改性调理釜包括改性调理釜体以及固定在改性调理釜体上部设有改性调理药剂入口,改性调理釜体的内径为500mm~3500mm,高度为800mm~5000mm。
所述隔膜式压滤机为程控厢式液压顶紧自动拉板隔膜压滤机。
所述干泥输送器为带宽为500mm~800mm的皮带输送机。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由酸吸收塔、碱吸收塔、氧化剂吸收塔、水吸收塔以及循环泵和风机组成。
其中,浓缩污泥脱水系统的浓缩污泥处理方法,在于:
步骤一:将浓缩污泥经泵输送到二次浓缩釜,并投加浓缩药剂A使污泥进行絮凝浓缩反应;
步骤二:浓缩后污泥用泵输送到管式反应器并加入浓缩药剂B,混合絮凝反应后得到絮凝的浓缩泥;
步骤三:絮凝的浓缩泥送入浓缩器进行浓缩脱水,得到的含水率92.0~90.0%的浓缩脱水污泥输送至转化调理釜,并加入转化调理药剂进行转化调理反应;
步骤四:转化调理后的污泥用泵输送至稳定化调理釜,并投加稳定化调理药剂进行稳定化调理反应;
步骤五:稳定化调理后的污泥用泵输送到改性调理釜,投加改性调理药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之后用离心泵或螺杆泵将污泥输送至隔膜式压滤机压滤脱水,得到含水率为46-40%的脱水干泥;
步骤六:最后通过干泥输送器将脱水干泥输送到干泥库房。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投资省、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2、浓缩污泥经处理后得到的干泥含水率为45%左右;
3、处理后的污泥可用于制砖、生产水泥、焚烧或填埋处置;
4、实现了在常温低压条件下对浓缩污泥的脱水,且脱水效果好;
5、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