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25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配药组件、净化器、污泥池以及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经过管道连接净化器进水口,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排污口,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的出水口。整个结构设计巧妙、紧凑,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技术方案将混凝反应,离心分离、重力分离、过滤及污泥浓缩等五个过程有机融合为一体,在同一罐体内完成,实现在线式快速连续高效处理。
权利要求书
1.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配药组件、净化器、污泥池以及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经过管道连接净化器进水口,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排污口,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的出水口,所述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清水区、过滤区、沉降区、絮凝反应区以及浓缩区,所述净化器本体上设置有人孔、出水口以及排气孔,所述净化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区内包括有喷射管、污泥疏通管以及圆锥形桶件,所述圆锥形桶件的一侧设置有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区包括阻流板、分离器、混合器以及锥形挡板,所述阻流板对称的设置在混合器的两边,所述锥形挡板设置在分离器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区包括蜂管、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蜂管设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中间,所述上下支架用于固定蜂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设置有稳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设置有多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本体下设置有支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组件包括搅拌桶A、药箱A以及搅拌桶B、药箱B,其中搅拌桶A中设置有助凝剂,搅拌桶B中设置有混凝剂,所述药箱A通过加药泵输送至净化器本体内,所述药箱B通过管道上的进水泵输送至净化器本体。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属于高悬浮物、高浊度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污染城市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废水一般传统工艺采用多级沉降,也有采用加药混凝沉淀或斜管沉淀的方法处理,但占地面积大,沉降时间长,斜板、斜管易堵塞,污泥含水率高,操作运行困难,处理后出水悬浮物常超标,也有采用气浮的方法处理,由于工艺复杂,气水比回流、比加药更难以控制,并且释放器容易堵塞,出水水质不稳定,往往无法回用。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灵活可靠,专门用于收集处理高悬浮物、高浊度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可将此类废水在自身体内快速的处理达标并排出,适合机械、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配药组件、净化器、污泥池以及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经过管道连接净化器进水口,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排污口,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的出水口,所述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清水区、过滤区、沉降区、絮凝反应区以及浓缩区,所述净化器本体上设置有人孔、出水口以及排气孔,所述净化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对污水进行混凝反应、离心分离、重力分离、动态过滤以及污泥浓缩等过程,将这些处理过程进行有机的组合,整个设备体积小,处理能力大,工艺路线端,处理效果好,达到在线实快速连续高效处理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浓缩区内包括有喷射管、污泥疏通管以及圆锥形桶件,所述圆锥形桶件的一侧设置有排污口。较大颗粒进入污泥浓缩区后,在离心力及静压的作用下使污泥快速压缩沉淀,含水率一般均小于95%,并定时或连续排至污泥沉淀池。污泥连续或定时间隙排泥主要取决于进水SS浓度,一般SS大于3000mg/l时,为连续排泥,小于3000mg/l时为定时排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絮凝反应区包括阻流板、分离器、混合器以及锥形挡板,所述阻流板对称的设置在混合器的两边,所述锥形挡板设置在分离器的正下方。污水经污水泵抽至净化器内缓冲层区域,同时也利用泵的负压原理将无机药剂一并吸入,在泵后投加有机药剂,药剂投加种类及数量由水质试验确定,通过管道进行快速混合,进入设备内部通过高速旋转后,药液和污水再次混合,在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和网捕等混凝反应机理作用下,逐渐形成矾花,并不断增长快速形成较大絮团,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较大颗粒沉淀至污泥浓缩区,较小颗粒在挡板8挡住,在负压的作用下向出水口方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沉降区包括蜂管、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蜂管设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中间,所述上下支架用于固定蜂管;经过初步浓缩后的污水在沉降区在蜂管的作用下再次凝合,较大颗粒的絮团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浓缩区,含有较小颗粒的污水进入过滤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区设置有稳流板,污水在稳流板的作用下进行再次过滤,设备过滤区采用了特殊滤料,其特点是表面吸附,过滤能力大,精度高截留物易脱落,实现了动态过滤,其工作原理是将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脱落机理,通过特殊结构来实现的。当废水经过过滤层时,粒径在5μm以上的颗粒物绝大部分被截留,确保了出水水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水区设置有多孔板,经过滤后的水经清水区通过出水口排至清水池,供回用或外排,所述净化器本体下设置有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配药组件包括搅拌桶A、药箱A以及搅拌桶B、药箱B,其中搅拌桶A中设置有助凝剂,搅拌桶B中设置有混凝剂,所述药箱A通过加药泵输送至净化器本体内,所述药箱B通过管道上的进水泵输送至净化器本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个结构设计巧妙、紧凑,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技术方案将混凝反应,离心分离、重力分离、过滤及污泥浓缩等五个过程有机融合为一体,在同一罐体内完成,实现在线式快速连续高效处理;3)该技术方案处理效率高,废水净化时间根据水质不同一般只需20-30分钟,净化水可回用;4)该技术方案占地面积小,只有传统工艺的1/6,单台处理100m3/h废水的设备,占地面积仅为9m2;5)该技术方案污泥浓缩快,污泥排放含水率低于95%,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少,运行中只需一次提升,处理废水的药剂费为0.06-0.20元/T水;工艺路线短,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操作方便,维修量小;6)该技术方案反冲洗方便,反冲洗水可用清水池水,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处理,反冲洗周期可达3-4个月一次,每次反冲洗时间仅为3-5分钟,反冲洗泵可由进水泵兼用;7)该技术方案投资费用低,适用性广,不仅适用于高悬浮物、高浊度废水处理,同时适用于雨水、河水净化和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回用,也适用于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系统,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