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15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左端为生物选择区,生物选择区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反应池底部安装有曝气管,曝气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曝气头;反应池内右侧上端安装有可自动升降的滗水器;滗水器与排水管连接,反应池右侧下端连接有排泥管;反应池内设有液位计。本实用新型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效果好及设备国产化程度高,对不同水质适应性很强,运行稳定性好,分离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左端为生物选择区(2),生物选择区(2)上端连接有进水管(3);反应池(1)底部安装有曝气管(8),曝气管(8)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曝气头(9);反应池(1)内右侧上端安装有可自动升降的滗水器(4);滗水器(4)与排水管(6)连接,反应池(1)右侧下端连接有排泥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设有液位计(5)。
说明书
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
背景技术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又称为循环活性污泥工艺,是在SBR基础上再度改进的工艺,比SBR工艺适用范围更广泛,能做到定量处置、定量排放,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控制系统比SBR工艺更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和便于操作,二级处理的水质可达到三级处理效果。
CASS原理: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CASS工艺的优点:1、无需设初沉池及二沉池,占地面积小(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20%~35%建设面积),基建费用低(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10%~25%)。2、曝气为间歇式,下一周期开始曝气时,氧的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行费用可节省10%~25%。3、在沉淀阶段,整个反应区起沉淀池的作用,表面负荷低,沉淀效果好。 4、运行灵活,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稳定,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5、使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对资金不足的地区更占优势。6、反应池除COD同时,兼具脱氮除磷作用,效果良好。7、反应池内存在较大的浓度梯度,且好氧、厌氧交替进行,能有效的抑制污泥膨胀。8、污泥泥齢在20~35天,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好,产生剩余污泥量少。
CASS工艺的缺点:1、生物的脱氮效果很难提高。 2、自动化程度高,对自控系统可靠性能要求高。3、进水阀门/启闭机及曝气阀门频繁开启,质量要求较高。
现代污水处理的各种工艺都有其优缺点。考虑到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及简易生化处理工艺由于工艺水平低、处理效果较差、排水达标有困难,可以摒弃;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由于其投资及运行费用均很高,虽然技术较先进,但也非最优选择;而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法由于适应性较强,投资或运行费用适中,在现阶段均可采用;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法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但自动化程度较低,污水处理单位自己不能根据污水变动情况进行调节,如以后需进行污水排放的在线监测有一定困难;传统活性污泥法对不同水质适应性很强,但运行稳定性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分离效果不够理想。SBR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效果好及设备国产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合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在SBR工艺及CASS工艺的基础上,涉及一种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高效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好氧反应处理器,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左端为生物选择区,生物选择区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反应池底部安装有曝气管,曝气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曝气头;反应池内右侧上端安装有可自动升降的滗水器;滗水器与排水管连接,反应池右侧下端连接有排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池内设有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CASS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再改进的工艺。
其工艺特点:1)增加了预反应区和污泥回流,引入生物选择器机理和空间上创造厌/好氧回流措施,不但使反应罐具有更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短时间内可抗击30%的冲击负荷)和适应能力,而且通过培养具有特色的颗粒状污泥,与时间上和空间上厌/缺/好氧条件配合,有利于在菌相上创造更好的生物脱氨除磷条件。
2)运行方式灵活,具有更多的适应水量、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而进行调节的余地。
3)本工艺保留了SBR工艺的优点并加以改进后,不设初沉池、二沉池,池子容积利用率高,占地小,处理流程单元减少,建设费用低,比传统SBR工艺节省土建投资约20%。
4)运行管理简单方便:该处理工艺使用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维修简单方便,单台设备出现故障,自控系统会自动调整运行设备的运行台数和运行时间,不会影响整个设施的运行状态及出水水质。设备出现故障时,维护、维修人员不需下到池内,更不用停止整个污水处理系统。
5)污泥沉淀性能好,污泥絮凝性能优良,利于后段污泥浓缩脱水处理和后期处置。
6)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
7)运行成本低,该处理工艺利用水力特征设置较为合理的曝气方式,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运行,不需要设置专门管理人员管理,管理费用低。
8)整个系统运行时噪声低,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
9)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生化反应工艺的日益广泛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生化反应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生化反应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10)具有较好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