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循环处理反洗过滤方法

发布时间:2018-2-2 14:53:37

  申请日2016.08.24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通过常规沉淀和除菌后进入好氧活性污泥池,反应后进入回流池;回流池中的澄清水进入中间水箱,沉淀部分通过回流泵回流进好氧活性污泥池;2)中间水箱的澄清水通过提升泵进行反洗处理,反洗后的澄清水进入多层过滤系统;3)多层过滤系统通过循环过滤后,通过排放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水正常排放,检测不合格的水再次进入多层过滤循环系统过滤,直到检测合格。本发明在除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后对有用成分进行回收,达到回收含氮原料的目的,快速有效,无需人工干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通过常规沉淀和除菌后进入好氧活性污泥池,反应后进入回流池;回流池中的澄清水进入中间水箱,沉淀部分通过回流泵回流进好氧活性污泥池;

  2)中间水箱的澄清水通过提升泵进行反洗处理,反洗后的澄清水进入多层过滤系统;

  3)多层过滤系统通过循环过滤后,通过排放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水正常排放,检测不合格的水再次进入多层过滤循环系统过滤,直到检测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过滤系统包括第一层砂滤、二层活性炭过滤和三层石棉网过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为多点抽样检测;所述检测在停留池中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位于停留池上方,呈棋盘式排列,密度为4个/㎡。

  说明书

  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禽或家畜的养殖厂附近,能够搜集到大量的养殖污水,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但是,加以回收利用后,也是很好的废料。

  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养殖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成为了现有技术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通过沉淀、回收等步骤,有效收集废液中的有益物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通过常规沉淀和除菌后进入好氧活性污泥池,反应后进入回流池;回流池中的澄清水进入中间水箱,沉淀部分通过回流泵回流进好氧活性污泥池;

  2)中间水箱的澄清水通过提升泵进行反洗处理,反洗后的澄清水进入多层过滤系统;

  3)多层过滤系统通过循环过滤后,通过排放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水正常排放,检测不合格的水再次进入多层过滤循环系统过滤,直到检测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过滤系统包括第一层砂滤、二层活性炭过滤和三层石棉网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为多点抽样检测;所述检测在停留池中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位于停留池上方,呈棋盘式排列,密度为4个/㎡。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通过沉淀、除渣、回收等,在除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后对有用成分进行回收,达到回收含氮原料的目的,快速有效,无需人工干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通过常规沉淀和除菌后进入好氧活性污泥池,反应后进入回流池;回流池中的澄清水进入中间水箱,沉淀部分通过回流泵回流进好氧活性污泥池;

  2)中间水箱的澄清水通过提升泵进行反洗处理,反洗后的澄清水进入多层过滤系统;

  3)多层过滤系统通过循环过滤后,通过排放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水正常排放,检测不合格的水再次进入多层过滤循环系统过滤,直到检测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过滤系统包括第一层砂滤、二层活性炭过滤和三层石棉网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为多点抽样检测;所述检测在停留池中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检测装置位于停留池上方,呈棋盘式排列,密度为4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的反洗过滤方法,通过沉淀、除渣、回收等,在除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后对有用成分进行回收,达到回收含氮原料的目的,快速有效,无需人工干预。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