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22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IPC分类号C02F9/04; B01D67/00; B01D71/42; B01D69/12; C02F103/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30‑70min,静置沉淀10‑20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3‑6h,静置沉淀5‑15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将经上述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所采用的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操作简单,采用的纳滤膜选择性好,通量大,抗污染性能好,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30-70min,静置沉淀10-20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3-6h,静置沉淀5-15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
所述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其是以碱改性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为基膜,通过超分子聚合物与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制备而成;其中,超分子聚合物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配位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5-1):(0.35-0.8),其添加量为0.25-1.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添加量为1.5-2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1-0.6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聚烯丙基氯化铵、聚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质量浓度为0.25-0.55%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
b)分别配制浓度为1-5mmol/L的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10-25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30-8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2-8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中,过渡金属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3-1):(1.5-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离子为锌离子、铜离子、钴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镧离子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小于7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5-1.0MPa。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添加有无机盐的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1-0.35M。
说明书
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环保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环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对金属以及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是当下许多工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随着电镀、汽车、建筑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电镀行业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电镀过程由于使用了大量重金属溶液以及有毒有害,所以随之也带来了大量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
综合电镀废水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含氰废水和酸碱废水外,还含有铬、镍、镉,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物。电镀废水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添加剂、光亮剂等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必然会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目前,电镀废水常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但这些方法处理程度有限,能满足需要的只有纳滤、反渗透膜法,目前膜分离法处理电镀污水以双膜法MF+RO最为主流。但RO膜易受到各种污染因素的影响,且RO膜对于进水要求高,所以限制了整个膜系统处理回用电镀废水的效率,至多只能达到50-65%。而纳滤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膜技术。其具有筛分效应和Donnan电荷效应的分离特性,这使得纳滤膜对于二价或高价离子截留效果更好,加之其较强的抗污染性,因此在RO膜系统处理的基础上能应用膜深度浓缩电镀废水,提高整个系统的回用率,具有一定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环保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处理与膜法分离相结合,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其它有害物质,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30-70min,静置沉淀10-20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3-6h,静置沉淀5-15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
所述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其是以碱改性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为基膜,通过超分子聚合物与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制备而成;其中,超分子聚合物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配位形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5-1):(0.35-0.8),其添加量为0.25-1.0g/L。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添加量为1.5-2g/L。
优选地,所述微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1-0.6μm。
优选地,所述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聚烯丙基氯化铵、聚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质量浓度为0.25-0.55%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
b)分别配制浓度为1-5mmol/L的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10-25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30-8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2-8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中,过渡金属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3-1):(1.5-3.5)。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离子为锌离子、铜离子、钴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镧离子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小于7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5-1.0MPa。
优选地,步骤d)中,添加有无机盐的共价型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1-0.3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化学沉淀处理法、物理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电镀废水,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化学试剂以及物理吸附剂用量少,对水体无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来处理重金属废水,其选择性好,通量大,抗污染性能优异,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Zn2+浓度为12mg/L的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30min,静置沉淀10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1.5g/L的活性炭,搅拌吸附3h,静置沉淀5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其孔径为0.1μm,其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5:0.35,其添加量为0.25g/L。;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其中,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3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5MPa,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超滤膜,其制备方法为:
a)配制质量浓度为0.25%聚乙烯亚胺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其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1M;
b)分别配制浓度为1mmol/L的锌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其中,锌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5;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聚乙烯亚胺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10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3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2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经处理后,出水中的Zn2+浓度为0.005mg/L,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为99.96%。
实施例2
一种Cu2+浓度为70mg/L的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70min,静置沉淀20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2g/L的活性炭,搅拌吸附6h,静置沉淀15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其孔径为0.6μm,其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1:0.8,其添加量为1.0g/L。;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其中,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4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1.0MPa,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超滤膜,其制备方法为:
a)配制质量浓度为0.55%聚乙烯胺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其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35M;
b)分别配制浓度为5mmol/L的铜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其中,铜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3:1.5;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聚乙烯胺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25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8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8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经处理后,出水中的Cu2+浓度为0.035mg/L,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为99.95%。
实施例3
一种Cr3+浓度为20mg/L的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40min,静置沉淀13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1.65g/L的活性炭,搅拌吸附4h,静置沉淀7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其孔径为0.2μm,其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7:0.45,其添加量为0.45g/L。;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其中,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3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6MPa,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超滤膜,其制备方法为:
a)配制质量浓度为0.35%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其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2M;
b)分别配制浓度为2mmol/L的钴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其中,钴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2:1.5;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15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4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4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经处理后,出水中的Cr3+浓度为0.01mg/L,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为99.95%。
实施例4
一种Fe3+浓度为40mg/L的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50min,静置沉淀16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1.75g/L的活性炭,搅拌吸附5h,静置沉淀9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其孔径为0.3μm,其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7:0.65,其添加量为0.65g/L。;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其中,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2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7MPa,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超滤膜,其制备方法为:
a)配制质量浓度为0.45%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其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25M;
b)分别配制浓度为3mmol/L的亚铁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其中,亚铁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3.5;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20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5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6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经处理后,出水中的Fe3+浓度为0.035mg/L,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为99.91%。
实施例5
一种Pb2+浓度为50mg/L的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镀废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滤液;
(2)将滤液注入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60min,静置沉淀18h,上清液注入吸附池中,加入1.8g/L的活性炭,搅拌吸附5h,静置沉淀13h,上清液注入浸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微滤膜采用浸没式聚砜微滤膜,其孔径为0.5μm,其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0.7:0.7,其添加量为0.85g/L。;
(3)将经步骤(2)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纳滤膜组件进行浓缩分离,经过纳滤膜组件过滤的水即可直接回用,其中,纳滤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5万,浓缩处理废水时的操作压力为:0.8MPa,纳滤膜组件采用超分子聚合物超滤膜,其制备方法为:
a)配制质量浓度为0.5%聚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3.5-3.5,其中无机盐的浓度为0.32M;
b)分别配制浓度为4mmol/L的铁离子溶液和双白屈草酸配体溶液,用缓冲溶液调节两种溶液的pH为5.5-7.2,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溶液,放置,其中,铁离子与双白屈草酸配体的摩尔比为2:3.5;
c)将碱改性后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固定在一个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膜面朝上;
d)向带有支撑层的容器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添加有无机盐的聚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加压,组装时间为20min;
e)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d)中处理后的膜的表面,并向清洗后的膜表面加入步骤b)制得的超分子聚合物溶液,组装时间为70min;
f)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e)所得的膜表面7min;
g)将清洗后的膜放置90-95℃烘箱中处理2-5min,得到第一个组装层;
h)重复步骤d)-f)多次至所需双层数,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纳滤膜。
经处理后,出水中的Pb2+浓度为0.03mg/L,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为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