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23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1/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预沉淀池、半净化池、净化池和污泥池,污泥池内装有污泥泵,污泥泵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污泥池的侧壁上装有传感器与程序控制器,传感器上装有伸入污泥池内部的探头;预处理池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口,预处理池与预沉淀池的共壁上设有低于进水管口的第一通口,预沉淀池与半净化池的共壁上有高于第一通口的第二通口,半净化池与净化池的共壁上有低于第二通口的第三通口,净化池与污泥池的共壁的上部与下部分别有出水口与污泥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制造,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污水处理设备上的创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预沉淀池(2)、半净化池(3)、净化池(4)和污泥池(6),预处理池(1)、预沉淀池(2)、半净化池(3)、净化池(4)的上口密封有第一上盖(5),污泥池(6)的上口密封有第二上盖(7),且第二上盖(7)低于第一上盖(5),预处理池(1)、净化池(4)和污泥池(6)的底部平齐,预沉淀池(2)的底部高于预处理池(1)的底部,半净化池(3)的底部高于预沉淀池(2)的底部;污泥池(6)内装有污泥泵(8),污泥泵(8)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9),污泥池(6)的侧壁上装有传感器(11)与程序控制器(12),污泥泵(8)、传感器(11)均与程序控制器(12)连接,传感器(11)上装有伸入污泥池(6)内部的探头(10);
预处理池(1)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口(1-1),预处理池(1)与预沉淀池(2)的共壁上设有低于进水管口(1-1)的第一通口(1-2),第一通口(1-2)下部在预处理池(1)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拆装式阻流板(1-3),第一通口(1-2)上装有置于第一拆装式阻流板(1-3)上面的第一滤网(1-4),预沉淀池(2)与半净化池(3)的共壁上有高于第一通口(1-2)的第二通口(2-1),第二通口(2-1)下部在预沉淀池(2)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二拆装式阻流板(2-2),第二通口(2-1)上装有置于第二拆装式阻流板(2-2)上面的第二滤网(2-3);半净化池(3)与净化池(4)的共壁上有低于第二通口(2-1)的第三通口(3-1),第三通口(3-1)下部在半净化池(3)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三拆装式阻流板(3-2),第三通口(3-1)上装有置于第三拆装式阻流板(3-2)上面的第三滤网(3-3);净化池(4)与污泥池(6)的共壁的上部与下部分别有出水口(4-1)与污泥出口(4-3),出水口(4-1)高于第三通口(3-1),且其下边沿在污泥池(6)上口的上方,出水口(4-1)的内面上装有第四滤网(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处理池(1)、预沉淀池(2)、半净化池(3)、净化池(4)、污泥池(6)均由砼或砖砌筑成的方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处理池(1)高为1 .8m,前池壁上距顶部0 .2 m处有直径170 mm圆形的进水管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预沉淀池(2)高为1 .4m,在预处理池(1)与预沉淀池(2)的连接墙体上,距离池顶0 .7 m有一0.3 m×0 .3 m正方形的第一通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半净化池(3)高为1 .2m,预沉淀池(2)与半净化池(3)的连接墙体上,距离池顶0 .2 m有一0.2 m×0 .25 m长方形的第二通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净化池(4)高为1.8m,半净化池(3)与净化池(4)的连接墙体上,距离净化池(4)池底0 .2 m处,有一0 .2 m×0 .2 m的正方形的第三通口(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净化池(4)后池壁上端0 .2 m处有一直径170 mm圆形的出水口(4-1),出水口(4-1)接下水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池(6)高为1.2m,净化池(4)与污泥池(6)的连接墙体上,距离净化池(4)池底0.2m处,有一0.2m×0.2m的正方形的污泥出口(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泵(8)为潜水式污泥泵,电压为220V,功率1.1-1.5KW,口径50mm,扬程10-15m,流量10-15m3/h。
说明书
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污染状况调研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存着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问题尤为突出,生活污水的不妥善处理已经成为地下水的重度污染源。生活污水如何有效净化处理,并且高效循环利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生活污水应经过初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减轻环境压力。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同时,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发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传统化粪池一般采用单池结构,沉淀物和悬浮物去除率低。尽管专利ZL201521122916.0公布了一种台阶式节能厌氧污水处理池,采用四池联用装置,对生活污水的悬浮物、清水和沉淀物厌氧处理后进行有效分离,实现自动化排水,但熟化的污泥仍需定期清掏外运,浪费人力,且效率低下,因此,开发一种具备自动输送污泥的污水处理池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既可以有效解决生活污水的处理、回收再利用,又能解决污泥的自动输送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输送污泥的多功能厌氧污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预沉淀池、半净化池、净化池和污泥池,预处理池、预沉淀池、半净化池、净化池的上口密封有第一上盖,污泥池的上口密封有第二上盖,且第二上盖低于第一上盖,预处理池、净化池和污泥池的底部平齐,预沉淀池的底部高于预处理池的底部,半净化池的底部高于预沉淀池的底部;污泥池内装有污泥泵,污泥泵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污泥池的侧壁上装有传感器与程序控制器,污泥泵、传感器均与程序控制器连接,传感器上装有伸入污泥池内部的探头;
预处理池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口,预处理池与预沉淀池的共壁上设有低于进水管口的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下部在预处理池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拆装式阻流板,第一通口上装有置于第一拆装式阻流板上面的第一滤网,预沉淀池与半净化池的共壁上有高于第一通口的第二通口,第二通口下部在预沉淀池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二拆装式阻流板,第二通口上装有置于第二拆装式阻流板上面的第二滤网;半净化池与净化池的共壁上有低于第二通口的第三通口,第三通口下部在半净化池内壁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三拆装式阻流板,第三通口上装有置于第三拆装式阻流板上面的第三滤网;净化池与污泥池的共壁的上部与下部分别有出水口与污泥出口,出水口高于第三通口,且其下边沿在污泥池上口的上方,出水口的内面上装有第四滤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制造,易操作,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污水处理设备上的创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