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都竖置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处理系统,其能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且都竖置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
第一沉淀罐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第一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沉淀处理;第一沉淀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输送管将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
缺氧处理罐用于对污水进行缺氧处理;缺氧处理罐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连通,第二输送管将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
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生物膜处理的第一固定床生物膜;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通过第三输送管与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连通,第三输送管将经过一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
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生物膜处理的第二固定床生物膜;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通过第四输送管与回流罐连通,第四输送管将经过二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回流罐内;
回流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泵,该第一回流泵通过第一回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回流管将回流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回流罐通过第五输送管与第二沉淀罐连通,第五输送管将回流罐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沉淀罐内;
第二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第二沉淀罐设有用于向外输出液体的出水管;且第二沉淀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泵,该第二回流泵通过第二回流管与第一沉淀罐连通,第二回流管将第二沉淀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沉淀罐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为聚乙烯罐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顶部分别设有竖置圆筒状检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外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竖置加强筋和若干平置环形加强筋;各竖置加强筋沿罐体周向均布;各平置环形加强筋与罐体共轴心,且各平置环形加强筋沿罐体轴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埋于地下,它们的检查口伸出至地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和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间设有曝气舱,曝气舱中的曝气机通过曝气管路给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和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提供氧气。
说明书
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污水处理的设备罐体主要有混凝土罐、玻璃钢罐和碳钢罐三种。
混凝土罐的缺陷:施工周期长,存在腐蚀、渗漏污染地下水等潜在危险;
玻璃钢罐的缺陷:刚性不足容易变形,长期耐温性差,一般不能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抗老化性能差,在紫外线、风、沙、雪、化学介质、机械应力等作用下容易导致性能下降,制作工艺不环保,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碳钢罐的缺陷:强度不够高,耐腐蚀性差,特别是埋于地下时耐腐蚀性能急速下降。
以上三种罐体均存在强度不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能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都竖置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
第一沉淀罐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第一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沉淀处理;第一沉淀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输送管将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
缺氧处理罐用于对污水进行缺氧处理;缺氧处理罐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连通,第二输送管将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
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生物膜处理的第一固定床生物膜;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通过第三输送管与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连通,第三输送管将经过一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
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生物膜处理的第二固定床生物膜;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通过第四输送管与回流罐连通,第四输送管将经过二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回流罐内;
回流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泵,该第一回流泵通过第一回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回流管将回流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回流罐通过第五输送管与第二沉淀罐连通,第五输送管将回流罐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沉淀罐内;
第二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第二沉淀罐设有用于向外输出液体的出水管;且第二沉淀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泵,该第二回流泵通过第二回流管与第一沉淀罐连通,第二回流管将第二沉淀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沉淀罐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为聚乙烯罐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顶部分别设有竖置圆筒状检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外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竖置加强筋和若干平置环形加强筋;各竖置加强筋沿罐体周向均布;各平置环形加强筋与罐体共轴心,且各平置环形加强筋沿罐体轴向均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埋于地下,它们的检查口伸出至地面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和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间设有曝气舱,曝气舱中的曝气机通过曝气管路给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和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提供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生化处理系统,其能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经过本实用新型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CODcr、氨氮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氮磷满足一级B标准以上。
本实用新型生化处理系统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第一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第二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它们的罐体可埋于地下,且罐体都为聚乙烯罐体,具有抗老化、防腐蚀、高密度等特点,不易受周围环境和水质的影响,深埋地下无泄漏、损坏隐患,罐体经久耐用,适用年限30年以上。且罐体都设有由多个加强筋构成的加强结构,使得罐体能承受较大的静液压力,且罐体埋于地下后,罐体外部泥土覆盖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罐体在土中不易产生纵向与横向形变。当罐体埋入地下后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分散四周及上部外力对罐体的挤压,起到对罐体的加强稳固作用,保护罐体的结构,延长罐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生化处理系统可采用全地埋式设计,占地面积小,地表面积可重复二次利用种植蔬菜绿化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水包括农村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