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设于净化箱上的净水结构、设于净化箱上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于净化箱一侧底部,所述出水管设于净化箱另一侧顶部;所述净水结构包括设于净化箱底部的沉淀排污区、设于沉淀排污区上方的水平过滤网及设于水平过滤网上方的浮板;浮板上形成容纳水生植物的凹槽,浮板与水平过滤网之间形成容纳植物根部的深度净化区,所净化箱位于深度净化区处还连接一可驱动水流动的喷泉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易安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1)、设于净化箱(1)上的净水结构、设于净化箱(1)上的进水管(2)及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设于净化箱(1)一侧底部,所述出水管(3)设于净化箱(1)另一侧顶部;所述净水结构包括设于净化箱(1)底部的沉淀排污区(11)、设于沉淀排污区(11)上方的水平过滤网(9)及设于水平过滤网(9)上方的浮板(4);浮板(4)上形成容纳水生植物(100)的凹槽(41),浮板(4)与水平过滤网(9)之间形成容纳植物根部的深度净化区(13),所净化箱(1)位于深度净化区(13)处还连接一可驱动水流动的喷泉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和水平过滤网(9)均连接于一支撑轴(5)上,所述支撑轴(5)底端可拆卸连接于净化箱(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壁与水平过滤网(9)、浮板(4)之间设有滑槽与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边缘可拆卸连接于净化箱(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排污区(11)的结构为:所述净化箱(1)上与进水管(2)对立的一侧内底面设有下凹的沉淀槽(12),所述 沉淀槽(12)连通排污管(6),所述净化箱(1)的内底面由进水管(2)一侧向沉淀槽(12)方向下倾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外围设有向上翘起的挡边,所述浮板(4)上位于凹槽(41)外围设有可支撑于挡边和水生植物(100)杆部处的弹性支撑件(7)。
说明书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了使污水达到排放某一水体或者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于城市景观不仅能净化污水,而且还能美化环境,一举两得,尤其是将水生植物用于污水的治理。
但是现有的水生植物用于污水治理的装置要么设置若干个池体,依次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构复杂,所需设备多,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要么简单地将污水通入水生植物种植池,一段时间后再排出。该过程净化效果差,而且该增加水生植物的净化负担,容易造成水生植物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占用空间小,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设于净化箱上的净水结构、设于净化箱上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于净化箱一侧底部, 所述出水管设于净化箱另一侧顶部;所述净水结构包括设于净化箱底部的沉淀排污区、设于沉淀排污区上方的水平过滤网及设于水平过滤网上方的浮板;浮板上形成容纳水生植物的凹槽,浮板与水平过滤网之间形成容纳植物根部的深度净化区,所净化箱位于深度净化区处还连接一可驱动水流动的喷泉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排污区可对污水进行沉淀,进而实现对污水的初步净化,然后水平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将杂质挡回沉淀排污区内;经过二次过滤的水进入深度净化区内,最后通过植物根部对水进行净化,实现对水的三步净化,保证水质的充分净化;而且该过程有效减轻了水生植物净化的负担,降低水生植物的死亡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同时将三步净化装置都集中在一个净化箱内,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易安置;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泉设备带动水流动,保证污水净化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作为喷泉使用,尤其适用于城市景观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和水平过滤网均连接于一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底端可拆卸连接于净化箱的底部。在清理净化箱时,只需将支撑轴底端与净化箱分离,然后竖直向上拉起支撑轴,即可带动浮板、水平过滤网离开净化箱;进而方便浮板、水平过滤网及净化箱的清洗;同时拆装方便、速度快,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内壁与水平过滤网、浮板之间设有滑槽与滑轨。该设置在净化箱内移动水平过滤网、浮板时更加顺畅,进而方便水平过滤网、浮板的拆装,同时可在水平过滤网和浮板安装后,防 止水平过滤网和浮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边缘可拆卸连接于净化箱上。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浮板与净化箱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排污区的结构为:所述净化箱上与进水管对立的一侧内底面设有下凹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连通排污管,所述净化箱的内底面由进水管一侧向沉淀槽方向下倾设置。沉淀槽可用于沉淀污泥,排污管可排出沉淀槽内的污泥,所述净化箱的内底面由进水管一侧向沉淀槽方向下倾设置,进而可将污泥引入沉淀槽内,实现污泥的集中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外围设有向上翘起的挡边,所述浮板上位于凹槽外围设有可支撑于挡边和水生植物杆部处的弹性支撑件。该弹性支撑件可压紧于挡边和水生植物杆部之间,进而对水生植物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水生植物竖直安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易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