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5 15:14:37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包括生物净化箱和植物净化箱,所述植物净化箱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所述第一净化区内设置有湿生植物,第二净化区内设有挺水植物,第三净化区内设有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净化区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二净化区顶部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净化区底部设有连通第三净化区顶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生物净化箱包括连通第一净化区顶部的污水口,生物净化箱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能对污泥进行充分净化,净化速度快,效果好,还能大大减少人们的劳动量。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包括生物净化箱(10)和植物净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净化箱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所述第一净化区(1)内设置有湿生植物(11),第二净化区(2)内设有挺水植物,第三净化区(3)内设有浮叶植物(31)和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净化区(1)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二净化区(2)顶部的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净化区(2)底部设有连通第三净化区(3)顶部的第二出水口(21);所述生物净化箱(10)包括连通第一净化区(1)顶部的污水口,生物净化箱(10)的底部设有排泥管(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箱(10)连接于植物净化箱上,位于第一净化区(1)和第二净化区(2)的正下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区(1)和第二净化区(2)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碎石层(1a)、第一隔离布层(1b)、第一砂砾层(1c),第一土壤层(1d)、第二细沙层(1e)、第二隔离布层(1f)及营养顶层(1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石层(1a)、第一砂砾层(1c)、第一土壤层(1d)、第二细沙层(1e)及营养顶层(1g)的厚度比例为4:2:5: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箱(10)上设有净化检测部件,第三净化区(3)内设有水质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气装置(4),所述吹气装置(4)具有可插入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内的出气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净化箱(10)上设有一开口和污泥进管,开口处铰接一可向开口内翻转的加菌斗(5)。

  说明书

  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现有的污泥净化多采用化学方式进行处理,需经过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该过程复杂,且处理的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些污泥处理装置引入了植物,利用植物对污泥进行净化,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过多的时,直接排入植物种植区,会导致植物死亡,而且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使用过程中,还需反复的搬运处理前后的污泥,劳动量大。只通过单一湿地进行净化,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植物的处理负担也十分大,净化速度慢,效果差,还大大缩短植物的寿命,影响环境绿化和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速度快,效果好,操作省时省力,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包括生物净化箱和植物净化箱,所述植物净化箱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所述第一净化区内设置有湿生植物,第二净化区内设有挺水植物,第三 净化区内设有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净化区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二净化区顶部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净化区底部设有连通第三净化区顶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生物净化箱包括连通第一净化区顶部的污水口,生物净化箱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污泥经过生物净化箱的净化后,产生的污水依次流过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利用所述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依次对污水进行净化,大大提高污水净化的速度和效果,且避免植物净化负担过大而死亡;多种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且操作时污水经过污水口到达第一净化区,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自然流动,而经净化处理后的污泥则通过所述排泥管排出,大大减少了人为干涉,大大降低了劳动量。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净化箱连接于植物净化箱上,位于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的正下方处。该位置设置合理利用了有限空间,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碎石层、第一隔离布层、第一砂砾层,第一土壤层、第二细沙层、第二隔离布层及营养顶层。所述第一隔离布和第二隔离布可起到过滤作用,延长污水的与植物的接触时间,提高净化效果,同时阻挡泥沙的物质的流道;所述第一碎石层可保持水的流道性,所述第砂砾层和第二细沙层则可起到过滤作用,营养顶层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碎石、第一砂砾层、第一土壤层、第二细沙层及营养顶层的厚度比例为4:2:5:1:1。该比例使用效果好,过滤效 果好,净化效果很好,还能保持水的正常流动性。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净化箱上设有净化检测部件,第三净化区内设有水质检测器。所述污泥净化检测部件可检测污泥再生物净化箱内的净化效果,而所述水质监测器可检测经过植物净化箱净化后的污水水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可插入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内的出气端。所述吹气装置可增强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内的空气流动性,有利于植物生长,且保证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的渗水能力。

  进一步地,生物净化箱上设有一开口和污泥进管,开口处铰接一可向开口内翻转的加菌斗。污泥进管可连接抽泥机器,方便箱生物净化箱输入污泥,减少劳动量,而加菌斗可方便向生物净化箱添加生物菌,对污泥进行净化,且可翻转加菌斗,使用灵活,也减少生物净化箱的空间占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对污泥进行充分净化,净化速度快,效果好,还能大大减少人们的劳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