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总氮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8-1-25 14:08:23

  申请日2016.09.06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摘要

  一种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包括位于设备主体内上部的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和位于设备主体内下部的循环水区,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设置有多个填料膜片,填料膜片具有膜层和由膜层形成的底端封闭的填料腔,膜层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多孔膜,填料腔内设置有填料,填料膜片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布水器,其入水口连接原水管道和循环水管道,其多个出水口一一对应地连接填料膜片的,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提供氧气源至填料膜片,填料膜片供微生物附着生长以形成脱氮生物膜,水流通过脱氮生物膜脱氮后得到的处理水进入循环水区,并能通过连接循环水区的循环泵和循环水管道返送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该水处理装置能够简便有效地去除总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上部的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和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下部的循环水区,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设置有多个填料膜片,所述填料膜片具有膜层和由所述膜层形成的底端封闭的填料腔,所述膜层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多孔膜,所述填料腔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膜片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布水器,所述进水布水器的入水口连接原水管道和循环水管道,所述进水布水器上形成有多个出水口,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填料膜片上至下延伸,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提供氧气源至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填料膜片供微生物附着生长以形成脱氮生物膜,水流通过所述脱氮生物膜脱氮后得到的处理水进入所述循环水区,并能通过连接所述循环水区的循环泵和所述循环水管道返送到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膜片为具有相对设置的双膜层的板式填料膜片,在所述双膜层之间形成所述填料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膜片由位于其上方和下方的承托层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在对应于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的壁上开设有气窗,优选的所述气窗为在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壁对称开设的多个气窗,从所述进水布水器流出的水流经过所述填料膜片时所产生的负压促使空气从所述气窗流向所述填料膜片。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器为在主管上形成有多个支管的树形结构,所述多个支管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多个填料膜片和所述多个支管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布水器,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具有将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与所述循环水区隔离的底部,所述出水布水器贯穿所述底部而设置,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入水口高于所述底部设定距离,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循环水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区具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上部设置有将水排出至指定位置的出水管。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液位以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启动的液位计。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多孔的海绵填料。

  说明书

  一种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日渐短缺的今天,污水处理指标的排放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这也意味着,污水处理的成本将越来越高,企业负担将加重。其中总氮处理是相对于污水的其它指标如COD、BOD和总磷等最难处理的一项,目前,总氮处理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传统的生化方法A2O,但是A2O并不是一项针对性的技术,可控性较差,常常处理结果是COD和BOD达标了,但总氮并不达标,而且水力停留时间长,池体占地面积大,运行不稳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简单有效地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总氮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上部的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和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下部的循环水区,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设置有多个填料膜片,所述填料膜片具有膜层和由所述膜层形成的底端封闭的填料腔,所述膜层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多孔膜,所述填料腔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膜片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布水器,所述进水布水器的入水口连接原水管道和循环水管道,所述进水布水器上形成有多个出水口,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填料膜片,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内提供氧气源至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填料膜片供微生物附着生长以形成脱氮生物膜,水流通过所述脱氮生物膜脱氮后得到的处理水进入所述循环水区,并能通过连接所述循环水区的循环泵和所述循环水管道返送到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

  进一步地:

  所述填料膜片为具有相对设置的双膜层的板式填料膜片,在所述双膜层之间形成所述填料腔。

  所述填料膜片由位于其上方和下方的承托层固定。

  所述承托层为格栅形式。

  所述设备主体在对应于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的壁上开设有气窗,优选的所述气窗为在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壁对称开设的多个气窗,从所述进水布水器流出的水流经过所述填料膜片时所产生的负压促使空气从所述气窗流向所述填料膜片。

  所述进水布水器为在主管上形成有多个支管的树形结构,所述多个支管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多个填料膜片和所述多个支管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水布水器,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具有将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与所述循环水区隔离的底部,所述出水布水器贯穿所述底部而设置,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入水口高于所述底部设定距离,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循环水区。

  所述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所述循环水区具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上部设置有将水排出至指定位置的出水管。

  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液位以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启动的液位计。

  所述填料膜片的膜层为具有设定的可透过性的多孔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进水布水器上形成有多个出水口,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多个填料膜片,填料膜片具有膜层和由膜层形成的底端封闭的填料腔,膜层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多孔膜,填料腔内设置有填料,这些填料膜片上至下延伸,从进水布水器流入填料膜片的待处理水通过膜层的微孔向外透出,从而填料膜片的表面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以形成脱氮生物膜,通过脱氮生物膜脱氮后得到的处理水进入循环水区,并能通过连接循环水区的循环泵和循环水管道返送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对于脱除总氮的效果好,效率高,控制简便,而且设备结构简化。

  本发明处理对象(原水)可以为一级物化出水,经本发明的设备处理后,出水总氮可以确保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设备停留时间只需30分钟,脱除总氮的效果就可达到传统生化模式停留时间24小时的效果,且设备体积小,安装简便,容易维护,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优选的方案还能获得更多的优点。例如,所述设备主体在对应于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的壁上开设有气窗,更优选的所述气窗为在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壁对称开设的多个气窗,从所述进水布水器流出的水流经过所述填料膜片时所产生的负压促使空气微流从所述气窗流向所述填料膜片。通过这种氧气源设计,气窗能够自动供应微生物快速生长和繁殖的氧气源,不需要鼓风机或其他动力供氧,设备结构进一步简化,并降低成本。又如,所述进水布水器为在主管上形成有多个支管的树形结构,所述多个支管的出水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填料膜片,所述多个填料膜片和所述多个支管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这种结构配置让水流均匀分散穿过各个填料膜片,与流至膜片的气流充分混合,并且膜片摩擦阻力对水流影响更大,能够进一步提升脱除总氮的处理效果。又如,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水布水器,脱氮生物膜反应区具有将所述脱氮生物膜反应区与所述循环水区隔离的底部,所述出水布水器贯穿所述底部而设置,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入水口高于所述底部设定距离,所述出水布水器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循环水区,透过所述脱氮生物膜后的水经所述出水布水器进入所述循环水区,所述底部更优选地设置有排泥管。通过这种设计,污泥成分和老化脱落的脱氮生物膜将在生物膜反应区底部沉积而不会进入到循环水区,而且可定期由排泥管排到指定处,而上清液则经由出水布水器排至下部的循环水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