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

发布时间:2018-1-25 11:02:19

  申请日2016.09.14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砂滤床和生物活性炭床,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脱硫废水排放管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澄清池的进口,所述澄清池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床的进口,所述砂滤床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物活性炭床的进口,所述调节池设有投药装置,所述澄清池设有加药装置。脱硫废水经过调节池调节后,进入澄清池进行混凝、絮凝和沉淀后,再经过砂滤床过滤,最后经过生物活性炭床进一步吸附、过滤及降解后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砂滤床和生物活性炭床,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脱硫废水排放管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澄清池的进口,所述澄清池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床的进口,所述砂滤床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物活性炭床的进口,所述调节池设有投药装置,所述澄清池设有加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所述机械搅拌澄清池的中心具有一个搅拌叶轮,所述澄清池的上端设有驱动所述搅拌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澄清池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泥浓缩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排泥管连接板框压滤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为曝气调节池,所述曝气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水下曝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废水排放管设有止回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床和所述生物活性炭床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扬程泵。

  说明书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饱和蒸汽过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汽轮机提供过热蒸汽的过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烟气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的杂质来自烟气和脱硫用的石灰石,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因此脱硫废水如何处理以实现零排放,达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及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课题。国家规定了脱硫废水的排放标准。

  目前对于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存在无法实现真正零排放,或者是控制复杂、运行不良等缺陷。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以达到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能够实现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且成本相对较低、控制和运行相对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砂滤床和生物活性炭床,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脱硫废水排放管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澄清池的进口,所述澄清池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床的进口,所述砂滤床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物活性炭床的进口,所述调节池设有投药装置,所述澄清池设有加药装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澄清池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所述机械搅拌澄清池的中心具有一个搅拌叶轮,所述澄清池的上端设有驱动所述搅拌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澄清池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泥浓缩斗。

  进一步地说,所述污泥浓缩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排泥管连接板框压滤机。

  进一步地说,所述调节池为曝气调节池,所述曝气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水下曝气器。

  进一步地说,所述脱硫废水排放管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说,所述砂滤床和所述生物活性炭床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扬程泵。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主要包括依次串联的调节池、澄清池、砂滤床和生物活性炭床,脱硫废水经过调节池调节后,进入澄清池进行混凝、絮凝和沉淀后,再经过砂滤床过滤,最后经过生物活性炭床进一步吸附、过滤及降解后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