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11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用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筒底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内筒内部形成物化反应区,外筒与内筒间的环形间隙形成生化反应区,物化反应区内设有絮凝反应筒,絮凝反应筒底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水管,絮凝反应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絮凝反应筒的顶端敞口以与内筒的内腔相通,内筒的顶部设有物化出水槽,生化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水解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水解反应区顶部前缘设有与物化出水槽对接的进水槽,生化沉淀区的顶部后缘设有出水堰。本产品由于将物化与生化结合至一体化设备中,占地少,投资省,运输方便,且操作简单,可用于不同类废水的治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和设在所述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筒底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内筒内部形成物化反应区,外筒与内筒间的环形间隙形成生化反应区,物化反应区内设有絮凝反应筒,絮凝反应筒底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水管,絮凝反应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絮凝反应筒的顶端敞口以与内筒的内腔相通,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物化出水槽,所述生化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水解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所述水解反应区顶部前缘设有与物化出水槽对接的进水槽,生化沉淀区的顶部后缘设有出水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伸入絮凝反应筒内部的输出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若干由上到下设在输出轴上的叶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罩在絮凝反应筒筒口上方的引流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具有圆锥底,絮凝反应筒位于圆锥底的中心位置,圆锥底在絮凝反应筒底部外围设有污泥槽,污泥槽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物化排泥管,所述引流罩上设有可将圆锥底上的污泥刮入污泥槽内的刮泥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分隔,第一隔板的底部设有过水孔,水解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内均设有填料,好氧反应区于填料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通过出水堰板分隔,出水堰板顶部边缘设有堰板槽,出水堰板的后方设有可将水体引入生化沉淀区底层的布水挡板,所述生化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斗,污泥斗外接生化排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通过第二隔板分隔,进水槽和出水堰分别设在第二隔板两侧。
说明书
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水排入自然界,严重影响了水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全国各地江河湖泊的水污染指数据高不下。
工业废水,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生产废水一直是环保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此类废水,一般的治理工艺是先对其进行物化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及一些有毒有害的无机污染物,再进行生化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常规处理装置多为分体处理装置,即物化处理装置与生化处理装置。
对于常规的处理装置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物化处理装置一般为絮凝反应及沉淀,未能有效地利用絮凝物本身的吸附作用。
二方面,具有过滤作用的物化处理装置都设置有滤层,为了防止滤层板结或堵塞,需要定期反冲洗,造成一定量的反冲洗水冲击原处理系统而影响出水水质。反冲洗水泵也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成本。
三方面,如果废水中含有重金属,一般需对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分别进行处理后再进入生化系统。
另一方面,物化系统进入生化系统往往需要二次提升,造成总的运行费偏高。
以上原因,造成处理系统占地较大,投资高,处理流程长,运行费用较高,且没有充分利用物化絮凝物本身的吸附与过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物化与生化系统统一于一体化的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外筒和设在所述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筒底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内筒内部形成物化反应区,外筒与内筒间的环形间隙形成生化反应区,物化反应区内设有絮凝反应筒,絮凝反应筒底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水管,絮凝反应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絮凝反应筒的顶端敞口以与内筒的内腔相通,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物化出水槽,所述生化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水解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所述水解反应区顶部前缘设有与物化出水槽对接的进水槽,生化沉淀区的顶部后缘设有出水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内筒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伸入絮凝反应筒内部的输出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若干由上到下设在输出轴上的叶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罩在絮凝反应筒筒口上方的引流罩。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筒具有圆锥底,絮凝反应筒位于圆锥底的中心位置,圆锥底在絮凝反应筒底部外围设有污泥槽,污泥槽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物化排泥管,所述引流罩上设有可将圆锥底上的污泥刮入污泥槽内的刮泥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解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分隔,第一隔板的底部设有过水孔,水解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内均设有填料,好氧反应区于填料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好氧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通过出水堰板分隔,出水堰板顶部边缘设有堰板槽,出水堰板的后方设有可将水体引入生化沉淀区底层的布水挡板,所述生化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斗,污泥斗外接生化排泥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解反应区和生化沉淀区通过第二隔板分隔,进水槽和出水堰分别设在第二隔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物化与生化系统统一于一体化的处理装置中,并通过其特殊的物化反应区的内部结构——絮凝反应筒,充分利用絮凝反应所产生的絮凝物的吸附与过滤作用,一次性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提高处理效率10-30%,同时不需要二次提升及反冲洗产生的多余的动力消耗,使污水在一套设备内处理达标直接排放。该产品由于将物化与生化结合至一体化设备中,占地少,投资省,运输方便,且操作简单,可用于不同类废水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