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换热器及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4 16:29:24

  申请日2016.12.19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IPC分类号F28D7/10; F28F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内部流通有原生污水,外管套装于内管外,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内流通有热源工质,以使热源工质通过内管与原生污水之间进行热交换,无需额外增加过滤防堵装置,就能有效避免污水源热泵系统设备和管道的阻塞问题,降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和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流通有原生污水,所述外管套装于内管外,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内流通有热源工质,以使所述热源工质通过内管与原生污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多个肋片,多个所述肋片均用于支撑所述空隙、并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肋片均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肋片的一侧均与内管的外壁连接,另一侧均向外伸出,以将所述空隙分割为若干个换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肋片向外伸出的一侧与外管不连通,以使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互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肋片向外伸出的一侧与外管连接,以使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相互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肋片均与内管的外壁之间成预设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45°~1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所述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空隙连通。

  10.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用户、热泵机组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所述污水管道换热器通过热泵机组与热用户连接。

  说明书

  污水管道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是一种蕴涵丰富低位热能的可再生热能资源,利用热泵系统回收污水热能节能潜力巨大。尽管城市污水是理想的低位冷热源,但其水质极不稳定,不能满足换热设备运行要求。由于城市污水水质的特性,污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城市污水中含有各种大型污物、小尺度悬浮固体、以及溶解性化合物,前者表现在对管路与设备的阻塞,后两者表现为对流动换热参数的影响以及导致换热管内结垢现象,形成相当高的热阻,严重影响了熟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解决管道和设备的阻塞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取水方面先后开发了闭式污水自动清污过滤器、开式自动旋筛过滤器、滤面水力连续再生装置、旋转板式自动除污取水装置、旋转筒式自动除污取水装置和开式循环集成式污水取水装置等设备,虽然这些设备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道和设备阻塞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系统的能耗,增大了系统的初投资和系统的运行能耗。若是将这套设备省去又能提出新的解决设备阻塞问题,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无需额外增加过滤防堵装置,就能有效避免污水源热泵系统设备和管道的阻塞问题,降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和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流通有原生污水,所述外管套装于内管外,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内流通有热源工质,以使所述热源工质通过内管与原生污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多个肋片,多个所述肋片均用于支撑所述空隙、并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肋片均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肋片的一侧均与内管的外壁连接,另一侧均向外伸出,以将所述空隙分割为若干个换热单元。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肋片向外伸出的一侧与外管不连通,以使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互相连通。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肋片向外伸出的一侧与外管连接,以使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相互隔离。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肋片均与内管的外壁之间成预设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角度为45°~135°。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角度为90°。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所述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空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包括热用户、热泵机组和如上所述的污水管道换热器,所述污水管道换热器通过热泵机组与热用户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内部流通有原生污水,外管套装于内管外,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内流通有热源工质,以使热源工质通过内管与原生污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可直接从城市污水中提取热量或放出热量,用于冬季供暖或夏季制冷;由于该污水管道换热器直接与城市污水管道相连,故不存在传统污水源热泵系统堵塞、结垢等问题,同时无需在系统中单独加设过滤防堵装置,降低了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增设肋片,也增大了取热的换热效率,同时利用肋片起到承压作用,可以减少换热面积,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此外,利用该换热器提取污水热能,还能对可再生热能资源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及污水源热泵系统中,无需额外增加过滤防堵装置,就能有效避免污水源热泵系统设备和管道的阻塞问题,降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和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