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9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C04B33/1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1)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超声波辐射30‑90分钟,超声波的声能密度为0.5w/mL‑3w/mL;2)将辐射后的污泥与煤渣、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按10:5:3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制砖原料;3)将制砖原料通过模具压制成砖坯;4)将砖坯在真空度小于0.1的条件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700‑800℃,得到成品砖。该方法不但绿色环保而且制砖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超声波辐射30-90分钟,超声波的声能密度为0.5w/mL-3w/mL;
2)将辐射后的污泥与粉碎后的煤渣、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按10:5:3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制砖原料;
3)将制砖原料通过模具压制成砖坯;
4)将砖坯在真空度小于0.1的条件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700-800℃,得到成品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成砖坯后,将砖坯放置到干燥洞中集中排潮干燥。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属于城市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城填大量生活污水处理——沉淀污泥经压、滤预脱水后含水率仍在60-85%之间(含结晶水)的污泥渣因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各地政府均严禁就地填埋,虽有用化学法脱水后入炉焚烧或由水泥厂处置,但其消解量远不能满足产生量。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饱含80%的水份中大部是在阳光下曝晒亦难蒸发的结晶状水体,即便暴晒也只能散发掉少量的结晶状水体,而对含水率高达80%的城镇生活污水厂污泥为降低其含水率(即便将80%至60%含水率),其所需能源与资金的投入是严重得不偿失的,且二次污染亦万难避免。因此,如何对污泥进行合理环保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个很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环保的制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制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超声波辐射30-90分钟,超声波的声能密度为0.5w/mL-3w/mL;
2)将辐射后的污泥与煤渣、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按10:5:3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制砖原料;
3)将制砖原料通过模具压制成砖坯;
4)将砖坯在真空度小于0.1的条件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700-800℃,得到成品砖。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病原微生物、细菌、寄生虫卵、合成有机物等。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杀死污泥中的细菌,消除病毒,分解产生臭气的物质,从而消除臭气的根源,杀死藻类,消除悬浮物,提高COD的可溶解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的传播。本发明通过将污泥通过超声波辐射后与煤渣、建筑垃圾进行混合制砖,污泥结晶水混入煤渣、建筑垃圾中与污泥结合致密,并通过焙烧进行制砖,可以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防止其造成环境污染,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在真空条件下焙烧,有以下几个优点:1)焙烧温度较常规方法降低;2)提高制砖效率提高,水分更容易蒸发,加快制砖速度;3)使抽真空得到的水汽可以充分用于发电或者取暖等,绿色环保。
优选的,步骤3)中制成砖坯后,将砖坯放置到干燥洞中集中排潮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