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03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气装置以及包含该曝气装置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曝气机,还包括连接于曝气机的曝气支管和若干个曝气头,所述曝气头包括固定于曝气支管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微孔出气罩;所述微孔出气罩的上方罩设有防泥盖,防泥盖限制行程地上下滑动连接于底座;所述防泥盖的下侧设有与流经底座的空气相作用的受力部,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在于提高该曝气装置的防堵能力,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曝气装置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曝气机(6)的曝气支管(7)和若干个曝气头(8),所述曝气头(8)包括固定于曝气支管(7)的底座(9);所述底座(9)上安装有微孔出气罩(11);所述微孔出气罩(11)的上方罩设有防泥盖(10),防泥盖(10) 限制行程地上下滑动连接于底座(9);所述防泥盖(10)的下侧设有与流经底座(9)的空气相作用的受力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出气罩(11)为圆筒状;微孔出气罩(11)一端与防泥盖(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开口;微孔出气罩(11)滑动连接于底座(9),微孔出气罩(11)的开口端设有限位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出气罩(11)为盘状固定于底座(9)的顶部,所述防泥盖(10)设有穿设入底座(9)内的滑动部(12),滑动部(12)于底座(9)内设有限位脚(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泥盖(10)的上侧形状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螺纹连接于曝气支管(7)。
6.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1)内设置有内隔壁(5),所述内隔壁(5)将反应池(1)依次分隔为入水区(2)、反应区(3)和排水区(4) ;其中,曝气装置设置于反应区(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13),所述搅拌器(13)设置于反应区(3)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反应区(3)里的滗水器(14),所述滗水器(14)上设置有连接于排水区(4)的第一排水管(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区(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反应区(3)的入水管(18),所述入水管(18)上设置有入水泵(19)。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溶解氧仪表(20)。
说明书
一种曝气装置以及包含该曝气装置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曝气装置以及包含该曝气装置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目前,公开号为CN2040580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在所述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隔墙之间的沉淀区,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置有进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
现有的上述SBR污水处理系统,在静置的过程中,反应池内的淤泥沉降,可能会附着在曝气装置上,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曝气装置上的出气口容易被堵塞,影响曝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装置,在于提高该曝气装置的防堵能力,使得其使用性能更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还包括连接于曝气机的曝气支管和若干个曝气头,所述曝气头包括固定于曝气支管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微孔出气罩;所述微孔出气罩的上方罩设有防泥盖,防泥盖限制行程地上下滑动连接于底座;所述防泥盖的下侧设有与流经底座的空气相作用的受力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孔出气罩的上方设置防泥盖,且防泥盖上下滑动连接于底座;在曝气机工作时,底座内的气压增加,通过防泥盖下侧的受力部与底座内的气压相作用,从而将防泥盖向上顶,使防泥盖与底座之间产生间隔,底座内的气体先从微孔出气罩散发出,再沿防泥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隔中流出,达到曝气的效果;在静置状态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防泥盖贴合于底座上,对微孔出气罩起到遮盖的作用,减少淤泥沉降对微孔出气罩的影响,提高了曝气装置的防堵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孔出气罩为圆筒状;微孔出气罩一端与防泥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开口;微孔出气罩滑动连接于底座,微孔出气罩的开口端设有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机运行时,底座内气压升高,防泥盖的下侧与底座内的气压相作用被气体向上顶,微孔出气罩从底座内移至底座外,气体沿出气孔散发出,达到曝气的效果;同时由于微孔出气罩的开口端设有限位部,防泥盖由于限位部的限制不会从底座中脱离;使得曝气机停止运行时,防泥盖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孔出气罩为盘状,固定于底座的顶部,所述防泥盖设有穿设入底座内的滑动部,滑动部于底座内设有限位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机运行时,底座内气压升高,防泥盖的下侧与底座内的气压相作用,被气体向上顶,使防泥盖与微孔出气罩之间产生间隔,此时气体能够沿微孔出气罩上的气孔流出;同时防泥盖由于限位脚的限制作用不会从底座中脱离;使得曝气机停止运行时,防泥盖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泥盖的形状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泥盖为弧形,当曝气机停止运行时,微生物与淤泥容易沿着防泥盖的弧形外壁上滑落,使得防泥盖不易被微生物和淤泥附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于曝气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与曝气支管为螺纹连接,使得底座能够方便地从曝气支管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曝气装置;还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内隔壁,所述内隔壁将反应池依次分隔为入水区、反应区和排水区;其中,曝气装置设置在反应区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池内安装有上述的曝气头,曝气头不易堵塞,使得反应池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曝气头依然能够稳定的进行曝气;因此延长了对反应池中对曝气头的清理周期,节省了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反应区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器对反应区的水体进行搅拌,加快曝气机产生的气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从而加快气体与污水的反应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区里还设置有滗水器,所述滗水器上设置有连接于排水区的第一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应区经过曝气和静置后,出现上清液,启动滗水器,使滗水器沿反应区的水体表面向下运动吸取上清液,并将吸取的上清液通过第一排水管排放至排水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水区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反应区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上设置有入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水区通过入水泵将入水区的污水输送至反应区的底部,由于污水排入的是反应区的底部,能够减小污水对上清液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区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溶解氧仪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溶解氧仪内的数据,来了解反应区内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方便调节搅拌器和曝气机的功率,更好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进行监控。
综上所述,在曝气头处于曝气状态时,微孔出气罩向外出气,淤泥被冲散不与微孔出气罩接触;在静置状态时,曝气头上滑移连接有防泥盖,防泥盖受重力作用与底座相贴合,降低淤泥与微孔出气罩接触的可能性,使得微孔出气罩不易被堵塞;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