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8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IPC分类号C02F3/00; E02B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将水处理设备设置在河道驳岸的种植槽内或半埋入河道驳岸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驳岸上设置溢流槽,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溢流槽内,所述溢流槽的槽面高于河道的水面。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岸上空间,而且使设备隐藏于植物当中,不影响行人通行,同时增加水体溶氧,提高水处理效率,有利于水质的提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备,将水处理设备设置在河道驳岸的种植槽内或半埋入河道驳岸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驳岸上设置溢流槽,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溢流槽内,所述溢流槽的槽面高于河道的水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高度低于出水管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靠近河道的槽面低于其他槽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处理设备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景观外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宽度为0.3-0.8米。
说明书
一种半埋式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埋式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仅能够清除水体污染物,对水中营养成分的循环也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有特殊分解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在河流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种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通过投加营养物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这一技术在国内外河流污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投加的营养物质容易造成河流的二次污染。要想避免该技术带来的二次污染就需要开发一些辅助设备来避免将营养物质直接投加到污染水体中。同时由于现有的水处理装置由于体积较大,外观单调,占用面积大,影响城市景观,尤其是在城市河道处理过程中,这些缺点显得更为突出,既影响通行,又不符合城市整体景观规划。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占用驳岸面积、不影响行人通行、而且外表美观的半埋式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半埋式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将水处理设备设置在河道驳岸的种植槽内或半埋入河道驳岸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驳岸上设置溢流槽,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溢流槽内,所述溢流槽的槽面高于河道的水面。
所述进水管高度低于出水管高度。
所述溢流槽靠近河道的槽面低于其他槽面。
在所述水处理设备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景观外壳。
所述溢流槽宽度为0.3-0.8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受场地条件制约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设备采取半埋地的形式,设置在驳岸边缘的种植槽内,节约了大量的岸上空间,而且使设备隐藏于植物当中,不影响行人通行。
(2)本实用新型在驳岸边设计有溢流槽,槽面高于河道的水面,这样从溢流槽流出的水流入河道会形成一定的跌水景观,既可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同时又增加设备出水的停留时间,增加水体溶氧,提高水处理效率,有利于水质的提升。
(3)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设备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景观外壳,可以对景观外壳进行设计,使其与驳岸整体景观风貌形成和谐一致的格局,美化河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