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30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驯化好的污泥置于膜生物反应器中,通入待处理的有机废水,设置有机废水在反应器中污泥负荷为0.07~0.15kgBOD5/kg MLSS·d,检测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当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45KPa时,通入臭氧与空气的混合物冲洗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还涉及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膜污染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驯化好的污泥置于膜生物反应器中,通入待处理的有机废水,设置有机废水在反应器中污泥负荷为0.07~0.15kgBOD5/kg MLSS·d,检测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当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45KPa时,通入臭氧与空气的混合物冲洗所述膜生物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投加量为30~35mg/L,臭氧作用时间为5~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投加量为32mg/L,臭氧作用时间为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溶解氧量为2.0~2.3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的浓度为5000~120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的浓度为8000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接的蠕动泵的抽吸压力≦0.03MPa;设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开、停时间比为9:1。
8.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包括废水进口和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池体底部设有供氧口,用于给池体通入氧气;所述池体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所述池体底部对应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底部的位置设有空气进气口和臭氧进气口或者,所述池体底部对应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底部的位置设有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臭氧进气口或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供氧口、空气进气口、臭氧进气口、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气体流量计。
说明书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及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和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BR)将膜分离过程与生物降解结合起来,以膜分离装置取代普通生物反应器中的二沉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有机负荷高、剩余污泥产率低、运行启动快、可实现模块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各国的水处理技术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膜污染导致MBR过滤阻力不断增加、膜通量严重衰减、增加膜组件更换和清洗的频率等一系列问题,膜污染已成为当前限制MBR广泛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膜污染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驯化好的污泥置于膜生物反应器中,通入待处理的有机废水,设置有机废水在反应器中污泥负荷为0.07~0.15kgBOD5/kgMLSS·d,检测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当膜生物反应器的跨膜压差≧45KPa时,通入臭氧与空气的混合物冲洗所述膜生物反应器。
进一步地,臭氧投加量为30~35mg/L,臭氧作用时间为5~2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投加量为32mg/L,臭氧作用时间为1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溶解氧量为2.0~2.3mg/L。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的浓度为5000~12000mg/L。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的浓度为8000mg/L。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接的蠕动泵的抽吸压力≦0.03MPa;设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开、停时间比为9:1。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包括废水进口和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池体底部设有供氧口,用于给池体通入氧气;所述池体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所述池体底部对应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底部的位置设有空气进气口和臭氧进气口或者,所述池体底部对应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底部的位置设有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臭氧进气口或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在与所述供氧口、空气进气口、臭氧进气口、空气臭氧混合进气口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气体流量计。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不带入任何杂质离子,对水体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膜的通量。长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高,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