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6 21:01:35

     申请日2016.12.22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尤其涉及一种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剂罐、搅拌罐、过滤池和反渗透装置;所述混凝剂罐的出料口与注剂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注剂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注剂口连通,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与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间隔翻转阀,所述过滤池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过滤池的滤液池的出水口与加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抄纸工序供液管线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连通有污水排放管;该系统设置有反渗透装置,通过该反渗透装置解决传统混凝沉淀法无法去除水中溶解的无机盐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剂罐、搅拌罐、过滤池和反渗透装置;所述混凝剂罐的出料口与注剂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注剂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注剂口连通,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与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间隔翻转阀,所述过滤池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过滤池的顶部为开放式进液口,所述过滤池包括过滤袋和滤液池,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滤液池内,所述滤液池的出水口与加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抄纸工序供液管线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连通有污水排放管,所述污水排放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花洒式喷液口,所述花洒式喷液口设置于所述间隔翻转阀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圆筒形膜壳和设置于该圆筒形膜壳中部的渗液管,所述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将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分隔成浓水流道和产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渗液管的端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均与所述浓水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圆筒形膜壳和设置于该圆筒形膜壳中部的渗液管,所述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将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分隔成浓水流道和产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渗液管的端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均与所述浓水流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所述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池和污水泵,所述污水池的进液口与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注剂泵、所述加压泵、所述污水泵和所述截止阀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工业生产用水通常较多同时有大量的污水排出,尤其造纸工厂,在制浆和抄纸工序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将制浆或抄纸工序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不单能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现有的造纸废水处理方法通常为混凝沉淀法,但是混凝沉淀法虽然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却不能去除水中的溶解的无机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就提供一种新的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抄纸废水再利用处理系统,该系统设置有反渗透装置,通过该反渗透装置解决传统混凝沉淀法无法去除水中溶解的无机盐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混凝剂罐、搅拌罐、过滤池和反渗透装置;所述混凝剂罐的出料口与注剂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注剂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注剂口连通,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与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间隔翻转阀,所述过滤池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过滤池的顶部为开放式进液口,所述过滤池包括过滤袋和滤液池,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滤液池内,所述滤液池的出水口与加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抄纸工序供液管线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连通有污水排放管,所述污水排放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花洒式喷液口,所述花洒式喷液口设置于所述间隔翻转阀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圆筒形膜壳和设置于该圆筒形膜壳中部的渗液管,所述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将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分隔成浓水流道和产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渗液管的端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均与所述浓水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圆筒形膜壳和设置于该圆筒形膜壳中部的渗液管,所述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将所述圆筒形膜壳与所述渗液管之间分隔成浓水流道和产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渗液管的端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均与所述浓水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水池和污水泵,所述污水池的进液口与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注剂泵、所述加压泵、所述污水泵和所述截止阀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包括所述混凝剂罐、所述搅拌罐、所述过滤池和所述反渗透装置;所述混凝剂罐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剂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注剂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搅拌罐的注剂口连通,所述搅拌罐的污水进水口与所述抄纸废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设置有所述间隔翻转阀,所述过滤池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过滤池的顶部为开放式进液口,所述过滤池包括所述过滤袋和所述滤液池,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滤液池内,所述滤液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加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抄纸工序供液管线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滤渣出液口连通有所述污水排放管,所述污水排放管上设置有所述截止阀的设计;抄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混凝剂一起注入所述搅拌罐中进行充分搅拌、絮凝,废水中纤维和大颗粒物质絮凝后进入所述过滤池,经过所述过滤袋进行过滤,絮凝后的纤维和大颗粒物质留在所述过滤袋中,滤出水进入所述滤液池,再经过加压后进入所述反渗透装置进行精细过滤,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所述回水管进入所述抄纸工序供液管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