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 16:35:23

  申请日2016.12.16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包括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二级除湿干化装置,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一级干燥房、以及设置于所述一级干燥房内的第一输送装置、和配合所述一级干燥房实现污泥初步除湿干化的第一烘干组件,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二级干燥房、以及设置于所述二级干燥房内的第二输送装置、和配合所述二级干燥房实现污泥二次除湿干化的第二烘干组件,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污泥的除湿干化。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装置,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在节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二级除湿干化装置,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一级干燥房(21)、以及设置于所述一级干燥房(21)内的第一输送装置(3)、和配合所述一级干燥房(21)实现污泥初步除湿干化的第一烘干组件,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二级干燥房(10)、以及设置于所述二级干燥房(10)内的第二输送装置(20)、和配合所述二级干燥房(10)实现污泥二次除湿干化的第二烘干组件,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污泥的除湿干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由至少两层的网状输送料带(31)组成,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包括一级进料口(27)及一级出料口(28),所述一级出料口(28)设置于所述一级进料口(27)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进料口(27)的上方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上料的料斗(1)和位于所述料斗(1)下方、用于完成污泥塑形的成型机(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干燥房(21)设置有一级进风口(22)和一级出风口(23),所述一级进风口(22)位于所述一级进料口(27)的上方,所述一级出风口(23)位于所述一级出料口(28)的下方;所述一级进风口(22)与所述一级出风口(23)借助于风管(4)与所述第一烘干组件相连接、共同实现热风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组件包括借助于所述风管(4)按序依次连接的一级小型风扇发电机(5)、一级风机(6)、一级电动风阀(7)和一级热泵(8),所述一级小型风扇发电机(5)位于所述一级进风口(22)和所述一级风机(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泵(8)包括可实现中水直接排放的一级冷凝水管(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干燥房(10)设置有与所述一级出料口(28)相配合的二级进料口(24),以及与出料仓(11)相配合的二级出料口(25),还设置有位于所述二级进料口(24)上方的二级出风口(26),以及设置于所述二级出料口(25)上方的二级进风口(19),所述二级进风口(19)与所述二级出风口(26)借助于所述风管(4)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0)包括辊轴(202)、盘绕设置于所述辊轴(202)周向外侧并且呈螺旋状延伸的叶片(203)、以及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叶片(203)上的刮板(2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包括借助于所述风管(4)按序依次相互连接的二级小型风扇发电机(12)、气体处理装置(13)、二级风机(14)、二级电动风阀(15)、以及借助二级冷凝水管(16)与污水处理系统(29)相连接的二级热泵(17)、和除尘设备(18),所述二级小型风扇发电机(12)位于所述二级进风口(19)和所述气体处理装置(1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13)为等离子气体处理装置。

  说明书

  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除湿干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属于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大,如何对城市污泥处置和利用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污泥除湿干化技术是采用低温干化设备将污泥直接进入除湿干化机进行干化。污泥除湿干化机是应用冷冻除湿的原理,通过除湿热泵对污泥进行热风循环、冷凝除湿、烘干等过程,将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析出水分、再利用冷凝热加热冷却后的干空气,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在整个除湿干化过程中,是利用回收排风中水蒸气的潜热和空气的显热来对污泥除湿干化,所以没有任何废热排放。

  传统的污泥除湿干化装置,是经过一级除湿干化过程,将污泥从含水率85%降到10%,但是干化时间长,能耗高,例如,干燥1公斤水,大概需要消耗0.3~0.4kWh电能,并且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大,必须经过污水处理之后才能排放。在专利文献CN201310556663.7中,提供了一种污泥低温干化处理系统及工艺,采用此方法产生的水是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才可排放。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两级低温除湿干化系统,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级干燥房后,污泥含水率从85%干化到60%-65%,且这部分水大多是污泥中的空隙水,较易脱出,里面的COD、氨氮以及各种指标能够达到污水排放的标准,不需要经过污水处理;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级干燥房后,污水含水率可从60%-65%降到10%,且比传统污泥除湿干化装置至少节约30%的电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除湿干化污泥的系统,同时能够满足节能环保,且节约成本的要求,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包括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二级除湿干化装置,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一级干燥房、以及设置于所述一级干燥房内的第一输送装置、和配合所述一级干燥房实现污泥初步除湿干化的第一烘干组件,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二级干燥房、以及设置于所述二级干燥房内的第二输送装置、和配合所述二级干燥房实现污泥二次除湿干化的第二烘干组件,所述一级除湿干化装置和所述二级除湿干化装置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污泥的除湿干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由至少两层的网状输送料带组成,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一级进料口及一级出料口,所述一级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一级进料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一级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上料的料斗和位于所述料斗下方、用于完成污泥塑形的成型机。

  优选地,所述一级干燥房设置有一级进风口和一级出风口,所述一级进风口位于所述一级进料口的上方,所述一级出风口位于所述一级出料口的下方;所述一级进风口与所述一级出风口借助于风管与所述第一烘干组件相连接、共同实现热风循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烘干组件包括借助于所述风管按序依次连接的一级小型风扇发电机、一级风机、一级电动风阀和一级热泵,所述一级小型风扇发电机位于所述一级进风口和所述一级风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泵包括可实现中水直接排放的一级冷凝水管。

  优选地,所述二级干燥房设置有与所述一级出料口相配合的二级进料口,以及与出料仓相配合的二级出料口,还设置有位于所述二级进料口上方的二级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二级出料口上方的二级进风口,所述二级进风口与所述二级出风口借助于所述风管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辊轴、盘绕设置于所述辊轴周向外侧并且呈螺旋状延伸的叶片、以及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叶片上的刮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包括借助于所述风管按序依次相互连接的二级小型风扇发电机、气体处理装置、二级风机、二级电动风阀、以及借助二级冷凝水管与污水处理系统相连接的二级热泵、和除尘设备,所述二级小型风扇发电机位于所述二级进风口和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为等离子气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污泥两级除湿干化系统,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一级冷凝水管所排出的水为中水,可以直接回用,从而在节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另外,本实用新型所产出的污泥,其含水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清晰、简单,装配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