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7 13:29:27

  申请日2016.12.13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IPC分类号B01D47/06; B01D53/78; B01D53/18; B01D53/60; B01D53/68; C02F1/74;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装置、碱洗塔装置、酸碱中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利用喷淋液溶解吸收、反应固化炉气中污染成分,通过对水洗池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利用碱液进行中和、利用简单实用的溢流装置实现固液分离处理,及时补充喷淋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维持喷淋吸收效果,降低了晶体堵塞洗涤塔填料的可能性,有利于固体物质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泵阀等的能耗成本,实现了炉气的洁净无害化处理,从而为焚烧炉气的洗涤及废水处理过程中节能环保、高效实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简便节能、成效显著、便于维护等优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塔装置、碱洗塔装置、酸碱中和装置;

  所述水洗塔装置包括水洗塔、水洗池、水洗循环泵、喷淋器,所述水洗塔设有多段填料层,每一填料层上均设有喷淋器,炉气通过设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进气口进入水洗塔,在压力作用下从填料下方经填料上升,水洗循环泵将水从水洗池底部的抽水口经管道送至喷淋器,水经水洗塔的高处经填料层向下流动,将待处理尾气中的微尘及部分溶于水的气体成分吸收,经设于水洗塔底端的废水口流回水洗池,经水洗处理后水洗气通过设于所述水洗塔顶端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碱洗塔装置包括碱洗塔、碱洗池、碱洗循环泵、喷淋器,所述碱洗塔设有多段填料层,每一填料层上均设有喷淋器,水洗气通过设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进气口进入碱洗塔,在压力作用下从填料下方经填料上升,碱洗循环泵将碱液从碱洗池底部的抽液口经管道送至喷淋器,碱液经碱洗塔的高处经填料层向下流动,与水洗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生成无机盐,经设于碱洗塔底端的废液口流回碱洗池,经碱洗处理后的碱洗气通过设于所述碱洗塔顶端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酸碱中和装置包括中和泵及管道,所述中和泵从碱洗池底部引入碱液经管道泵入水洗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塔装置还包括碱液储罐和碱液补充泵,所述碱液补充泵通过管道从碱液储罐向碱洗池中泵入碱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池包括水洗间A、水洗间B和溢流间Ⅰ,所述溢流间Ⅰ设于水洗间A、水洗间B之间,所述抽水口设于溢流间Ⅰ底部,所述废水口通往水洗间A、水洗间B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废水开关阀A、废水开关阀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池包括碱洗间A、碱洗间B和溢流间Ⅱ,所述溢流间Ⅱ设于碱洗间A、碱洗间B之间,所述抽液口设于溢流间Ⅱ底部,所述废液口通往碱洗间A、碱洗间B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废液开关阀A、废液开关阀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中和泵连接的管道一端连接于溢流间Ⅱ内的下部,另一端开口于溢流间Ⅰ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池底部设有与空气鼓风机连接的管道,所述空气鼓风机通过管道及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向碱洗间A、碱洗间B中鼓入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塔装置设有与外部供水连接的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于水洗循环泵通向喷淋器的管道上,所述补水口设有控制补水的补水阀。

  说明书

  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炉气,主要来自于焚烧过程,焚烧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焚烧法依然是一种简洁、重要、有效的处理途径,火力发电、垃圾焚烧、锅炉生产等众多领域都涉及到焚烧,焚烧法不仅能产生大量的热能,而且对固体焚烧物质的减量化效果显著,一般来说,焚烧后的固体体积可比原来体量缩小50-90%左右,所以,焚烧法还具有效果明显的节省用地和减量功能。而且,焚烧法的高温处理,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物,所以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化石资源利用和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焚烧法成为城市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的焚烧工艺中,焚烧炉首当其冲,而焚烧炉都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能减轻甚至基本能解决对大气的污染。但当前的垃圾焚烧工艺中,在炉气的处理工艺上也存在不足。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着效果不佳、能耗较高、维护频繁、自动化程度低、治理不彻底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充分吸收炉气中的有害成分,实现吸收工艺的持续、稳定、有效,保证洗涤系统持续净化、节约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装置、碱洗塔装置、酸碱中和装置;

  所述水洗塔装置包括水洗塔、水洗池、水洗循环泵、喷淋器,所述水洗塔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多段填料层,每一填料层上均设有喷淋器,炉气通过设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进气口进入水洗塔,在压力作用下从填料下方经填料上升,水洗循环泵将水从水洗池底部的抽水口经管道送至喷淋器,水经水洗塔的高处经填料层向下流动,将待处理尾气中的微尘及部分溶于水的气体成分吸收,经设于水洗塔底端的废水口流回水洗池,经水洗处理后水洗气通过设于所述水洗塔顶端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碱洗塔装置包括碱洗塔、碱洗池、碱洗循环泵、喷淋器,所述碱洗塔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多段填料层,每一填料层上均设有喷淋器,水洗气通过设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进气口进入碱洗塔,在压力作用下从填料下方经填料上升,碱洗循环泵将碱液从碱洗池底部的抽液口经管道送至喷淋器,碱液经碱洗塔的高处经填料层向下流动,与水洗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生成无机盐,经设于碱洗塔底端的废液口流回碱洗池,经碱洗处理后的碱洗气通过设于所述碱洗塔顶端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酸碱中和装置包括中和泵及管道,所述中和泵从碱洗池底部引入碱液经管道泵入水洗池。

  这里,通过水洗塔装置将自来水不间断从水洗塔高处经填料淋下,将上升的炉气中的水溶性有害气体溶解、微尘吸收;通过碱洗塔装置使碱液与水洗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氮氧化物等成分反应生成无机盐;由于水洗塔装置中自来水吸收酸性炉气,酸性过高不利于洗气吸气,中和泵从碱洗池抽出碱液泵入水洗池,使碱液与自来水中的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防止酸性气体在水中溶解饱和,确保吸收效果。

  为提高因在碱洗塔中酸性气体与碱液反应而降低的碱液浓度,优选的,所述碱洗塔装置还包括碱液储罐和碱液补充泵,所述碱液补充泵通过管道从碱液储罐向碱洗池中泵入碱液。由于碱液储罐中存储有高浓度的碱液,通过向碱洗池中补充高浓度碱液,可保持碱洗塔中喷淋的碱液始终维持在一定合适浓度。

  优选的,所述水洗池包括水洗间A、水洗间B和溢流间Ⅰ,所述溢流间Ⅰ设于水洗间A、水洗间B之间,所述抽水口设于溢流间Ⅰ底部,所述废水口通往水洗间A、水洗间B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废水开关阀A、废水开关阀B。炉气经水洗后,炉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氮氧化物等部分被水洗液吸收,水洗液酸性化,同时水洗液中也会有水体吸附的微尘等固体物质,由水洗间A和水洗间B分别通过固液静置分离作用,使上清液向溢流间Ⅰ溢流,在水洗循环泵的作用下循环喷淋,不断的洗气吸气。

  优选的,所述碱洗池包括碱洗间A、碱洗间B和溢流间Ⅱ,所述溢流间Ⅱ设于碱洗间A、碱洗间B之间,所述抽液口设于溢流间Ⅱ底部,所述废液口通往碱洗间A、碱洗间B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废液开关阀A、废液开关阀B。水洗气经碱洗后,通过如石灰水的碱液喷淋来吸收炉气中的酸性气体,生成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成分为亚硫酸钙等,可回收利用,碱洗池中固体静置分离后,上清液溢流流入溢流间Ⅱ,继续在碱洗循环泵的作用下循环吸收净化水洗气。碱洗间A、碱洗间B其一固体沉淀物较多后,切换到另一碱池间处理碱洗液,固体沉淀物处理回收,如此反复交错进行,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当溢流间Ⅱ液位低时,碱液补充泵开启;溢流间Ⅱ液位高时,碱液补充泵关闭。

  优选的,所述与中和泵连接的管道一端连接于溢流间Ⅱ内的下部,另一端开口于溢流间Ⅰ的上部。从而,使从碱洗池抽取的碱液为溢流间Ⅱ内不含固体杂质的碱液,杂质进入溢流间Ⅰ后,由于溢流间Ⅰ内为澄清的上清液,在向水洗间A、水洗间B溢流的过程中,不会使溢流间Ⅰ内含有固体杂质,从而不需对溢流间Ⅰ、溢流间Ⅱ进行固定分离操作。

  优选的,所述碱洗池底部设有与空气鼓风机连接的管道,所述空气鼓风机通过管道及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向碱洗间A、碱洗间B中鼓入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晶体盐中的亚硫酸钙和少量的亚硝酸盐等,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即石膏产品)等,石膏可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水洗塔装置设有与外部供水连接的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于水洗循环泵通向喷淋器的管道上,所述补水口设有控制补水的补水阀。当溢流间Ⅰ液位低时,补水阀开启;溢流间Ⅰ液位高时,补水阀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焚烧炉气洗涤及废水处理系统,利用喷淋液溶解吸收、反应固化炉气中污染成分,通过对水洗池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利用碱液进行中和、利用简单实用的溢流装置实现固液分离处理,及时补充喷淋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维持喷淋吸收效果,降低了晶体堵塞洗涤塔填料的可能性,有利于固体物质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泵阀等的能耗成本,实现了炉气的洁净无害化处理,从而为焚烧炉气的洗涤及废水处理过程中节能环保、高效实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简便节能、成效显著、便于维护等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