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6 12:54:32

  申请日2016.12.14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56; C02F101/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及其消泡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和气能絮凝装置,所述气能絮凝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和絮体分离槽,所述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五个涡流三相混合器。该方法为:将聚羧酸盐废水依次进行混凝和气能絮凝后,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废水中的聚羧酸盐由原来的40~120mg/L降至2mg/L以下,细微橡胶微粒由50~150mg/L降至10mg/L以下,彻底解决废水中大量泡沫聚集的问题,利于后续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和气能絮凝装置,所述气能絮凝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和絮体分离槽,所述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五个涡流三相混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体分离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隔板将絮体分离槽内的空间分隔成絮体成长区和絮体分离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体分离槽的顶部和外侧分别设有刮渣机和渣槽。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的聚羧酸盐废水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羧酸盐废水通入投加有混凝剂的混凝池内,进行混凝反应后,输送至涡流三相混合器组;

  在混凝池向絮体分离槽的方向上,向最靠近混凝池的涡流三相混合器内输入压缩空气,向其余几个涡流三相混合器内交替地投加阳离子絮凝剂和阴离子絮凝剂,进行气能混凝反应;

  所述气能混凝反应结束后,将聚羧酸盐废水输送至絮体分离槽内,在絮体分离槽内分离出浮渣和待后续处理废水,并将浮渣用刮渣机收集入渣槽内,将待后续处理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羧酸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物氧化铝,所述阳离子絮凝剂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所述阴离子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羧酸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的输入量为废水体积的5~1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羧酸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0.8MPa。

  说明书

  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及其消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及其消泡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橡胶生产车间会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聚羧酸盐和氯化钙作为分散剂,提高配合剂在橡胶中的分散度,缩短混炼时间,提高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聚羧酸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在曝气状态下极易产生泡沫,而且产生的泡沫十分稳定,较长时间都无法自行破灭消除。

  在橡胶后处理装置工艺段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聚羧酸盐和其他污染物,该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到环保指标要求后才能正常排放。废水处理工艺设有生化曝气池,需要对废水进行鼓风曝气,由于聚羧酸盐的存在,在曝气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聚集在曝气池表面,溢出池外,并严重影响生化曝气池的正常运行。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溶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废水处理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投加消泡剂的方法来消除泡沫,但效果不佳,溢出的泡沫四处飞扬影响环境。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消泡剂耗量较大;

  2、消泡不彻底,由于聚羧酸盐并没有得到去除,在生化曝气池、废水处理后续工艺段和排放口仍然会有大量的泡沫聚集,影响环境和生化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及其对聚羧酸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其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和气能絮凝装置,所述气能絮凝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和絮体分离槽,所述涡流三相混合器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五个涡流三相混合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絮体分离槽内设置有挡板和穿孔集水隔板,所述隔板将絮体分离槽内的空间分隔成絮体成长区和絮体分离区。

  在絮体成长区内,压缩空气释压膨胀并挤出水分,由密实到蓬松的成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絮体分离槽的顶部和外侧分别设有刮渣机和渣槽。

  一种利用前述聚羧酸盐废水消泡系统的聚羧酸盐废水消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羧酸盐废水通入投加有混凝剂的混凝池内,进行混凝反应后,输送至涡流三相混合器组;

  在混凝池向絮体分离槽的方向上,向最靠近混凝池的涡流三相混合器内输入压缩空气,向其余几个涡流三相混合器内交替地投加阳离子絮凝剂和阴离子絮凝剂,进行气能混凝反应;

  所述气能混凝反应结束后,将聚羧酸盐废水输送至絮体分离槽内,在絮体分离槽内分离出浮渣和待后续处理废水,并将浮渣用刮渣机收集入渣槽内,将待后续处理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为:丁苯橡胶装置后处理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聚羧酸盐和少量的橡胶颗粒,该废水先进入混凝池,在混凝池内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混凝反应,然后进入气能絮凝装置。

  在气能絮凝装置内,依次在废水中加入压缩空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等药剂,利用气能絮凝装置的涡流三相混合器对废水、压缩空气和药剂进行混合,同时完成药剂分子链拉伸、絮凝搅拌(污染物捕集)、絮体形成等步骤,最后在气能絮凝装置的分离槽内进行突然释放,捕集了废水中聚羧酸盐和橡胶颗粒的细微絮体快速上浮至水面,形成低含水率的浮渣与水分离,浮渣经刮渣机刮至渣槽。

  气能絮凝出水再输送至后续生化系统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物氧化铝,所述阳离子絮凝剂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所述阴离子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缩空气的输入量为废水体积的5~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0.8MPa。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可以将废水中的聚羧酸盐由原来的40~120mg/L降至2mg/L以下,细微橡胶微粒由50~150mg/L降至10mg/L以下,彻底解决废水中大量泡沫聚集的问题,利于后续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