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23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0; C02F101/16
摘要
一种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先将生活污水在A2/O‑SBR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反应,然后向A2/O‑SBR反应器内加入硝化液,进行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除磷反应,再经短暂好氧处理后静置分层,排出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具有聚丙烯悬浮填料的N‑SBR反应器内,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然后静置,取上层液即为硝化液。本发明在A2N‑SBR反应器中将颗粒污泥与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耦合,在减小池容、缩短反应时间、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实现经济高效的深度脱氮除磷。本发明适用于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
先将生活污水在A2/O-SBR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反应,然后向A2/O-SBR反应器内加入硝化液,进行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除磷反应,再经短暂好氧处理后静置分层,排出上清液;
将上述上清液置于具有聚丙烯悬浮填料的N-SBR反应器内,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然后静置,取上层液即为所述硝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水的充水比为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硝化液的充水比为0.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厌氧反应、反硝化除磷反应和短暂好氧处理时,于A2/O-SBR反应器内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暂好氧处理是:以150~180L/h的曝气强度向A2/O-SBR反应器内通入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A2/O-SBR反应器内静置分层的时间为5~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硝化反应时,以200~500L/h的曝气量向N-SBR反应器内通入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
当N-SBR反应器内NH4+浓度≥5mg/L时,硝化反应时采用400~500 L/h的曝气量为或采用硝化反应时间为4~5h,以控制DO浓度为4~5mg/L;
当N-SBR反应器内NH4+浓度≤0.5mg/L或亚硝积累率(NO2-/NOx-)≤30%时,硝化反应时采用200~300 L/h的曝气量或硝化时间为3~4 h,以控制DO浓度3~4mg/L;
当N-SBR反应器内NO3-+NO2-浓度≥15mg/L或TP浓度≥1mg/L时,N-SBR反应器的排水比为0.6;
当N-SBR反应器内NO3-+NO2-浓度≤5mg/L或TP浓度≤0.5mg/L时,N-SBR反应器的排水比为0.4。
说明书
一种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发现聚磷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以NO2--N为电子受体完成同步反硝化和吸磷的现象。
A2N(Anaerobic/Anoxic/Nitrification)工艺正是基于反硝化除磷技术理论而开发的工艺,是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双污泥系统。A2N工艺将长短泥龄分离,具有“一碳两用”、节省曝气量、减少回流能耗、污泥产量低以及优势菌群各自分开培养的优点。COD被最大程度地用于厌氧释磷合成PHA,在缺氧段PHA被反硝化聚磷菌(DPAOs)用于同步脱氮除磷,尤其适用于低碳氮比(C/N)污水。但由于传统A2N工艺的运行方式属于后置反硝化除磷,超越污泥中携带的NH4+-N没有经过硝化直接排放,造成出水NH4+-N浓度超标,出水TN不达标,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后置反硝化除磷A2N工艺存在的进水C/N低、脱氮除磷效率不高、能耗大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以解决传统A2N工艺出水NH4+-N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A2N-SBR改进型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的技术方案是:先将生活污水在A2/O-SBR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反应,然后向A2/O-SBR反应器内加入硝化液,进行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除磷反应,再经短暂好氧处理后静置分层,排出上清液;将上述上清液置于具有聚丙烯悬浮填料的N-SBR反应器内,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然后静置,取上层液即为所述硝化液。
本发明在A2N-SBR反应器中将颗粒污泥与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耦合,在减小池容、缩短反应时间、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实现经济高效的深度脱氮除磷。本发明适用于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
本发明在A2N-SBR工艺上进行改进,一方面通过培养颗粒污泥,改善污泥沉降性,增大容积交换比,以降低出水NH4+-N浓度;另一方面结合实时控制,实现SBR反应过程的灵活调控和稳定的亚硝积累,并耦合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以亚硝态氮(部分NO3--N)作为最终出水排放,出水中几乎不含氨氮,解决传统A2N工艺出水NH4+-N过高的瓶颈问题,最大程度上节省了碳源和曝气量,是一种节能降耗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
与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节省7~60%的COD消耗量,减少35%的曝气量,硝化池/反硝化池容积缩小8~33%,污泥产率约减少50%。短程反硝化除磷理论的提出,意味着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将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进一步地,本发明生活污水的充水比为0.3。该充水比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反硝化除磷过程对内碳源的需求,保证充足的电子供体。
硝化液的充水比为0.4~0.6。该充水比的设计是为反硝化除磷过程提供电子受体,结合浓度传感器调节充水比,使系统获得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在所述厌氧反应、反硝化除磷反应和短暂好氧处理时,于A2/O-SBR反应器内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器的设置一方面实现泥水混合,保证脱氮除磷过程基质和微生物的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可实现对搅拌器转速的调控,与曝气量、沉淀时间等运行参数相结合,加速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形成。
所述短暂好氧处理是:以150~180L/h的曝气强度向A2/O-SBR反应器内通入空气。
在A2/O-SBR反应器内静置分层的时间为5~20min。
以上工艺中在A2/O-SBR反应器循环处理多个周期,整个过程通过搅拌器转速、曝气量和沉淀时间等运行参数的联合调控,不断淘洗絮状污泥,最终自A2/O-SBR反应器排出颗粒污泥。
在所述硝化反应时,以200~500L/h的曝气量向N-SBR反应器内通入空气。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NH4+氧化,结合实时控制调整运行参数(包括曝气量、DO、排水比等),实现稳定的亚硝积累同时高效脱氮除磷。
当N-SBR反应器内NH4+浓度≥5mg/L时,硝化反应时采用400~500 L/h的曝气量为或采用硝化反应时间为4~5h,以控制DO浓度为4~5mg/L。
当N-SBR反应器内NH4+浓度≤0.5mg/L或亚硝积累率(NO2-/NOx-)≤30%时,硝化反应时采用200~300 L/h的曝气量或硝化时间为3~4 h,以控制DO浓度3~4mg/L。
当N-SBR反应器内NO3-+NO2-浓度≥15mg/L或TP浓度≥1mg/L时,N-SBR反应器的排水比为0.6。
当N-SBR反应器内NO3-+NO2-浓度≤5mg/L或TP浓度≤0.5mg/L时,N-SBR反应器的排水比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