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24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0; C02F101/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的、依次连通的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竖流式沉淀槽及中和出水槽,所述PH调整槽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中和出水槽与出水管连接,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中均安装有搅拌机;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上的、分别与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对应的四个加药槽,四个加药槽分别通过对应的蠕动泵将药水输入至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中;废水通过蠕动泵输送至pH调整槽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100)的、依次连通的pH调整槽(1)、混凝反应槽(2)、絮凝反应槽(3)、竖流式沉淀槽(4)及中和出水槽(5),所述pH调整槽(1)与进水管(6)连接,所述中和出水槽(5)与出水管(7)连接,所述pH调整槽(1)、混凝反应槽(2)、絮凝反应槽(3)及中和出水槽(5)中均安装有搅拌机(8);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100)上的、分别与所述pH调整槽(1)、混凝反应槽(2)、絮凝反应槽(3)及中和出水槽(5)对应的四个加药槽,四个加药槽分别通过对应的蠕动泵(9)将药水输入至所述pH调整槽(1)、混凝反应槽(2)、絮凝反应槽(3)及中和出水槽(5)中;废水通过蠕动泵(9)输送至pH调整槽(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槽(1)、混凝反应槽(2)、絮凝反应槽(3)、竖流式沉淀槽(4)及中和出水槽(5)均为PP材质制成。
说明书
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浓度重金属废水性质复杂,不同产废单位由于生产工艺和操作习惯的不同,废水中所含的重金属离子组分不同,浓度变化大,且多为几种重金属书离子(如铜、镍、铬、铅等)混合废水,单一离子废水较少。此类废水处理企业,为保证废水能够达标排放,在进入生产线前往往需要对废水采样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水量的大小可分为小试和中试。现有的中试装置的装卸操作繁琐、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组合式重金属废水处理混凝沉淀中试装置,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的、依次连通的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竖流式沉淀槽及中和出水槽,所述PH调整槽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中和出水槽与出水管连接,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中均安装有搅拌机;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独立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上的、分别与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对应的四个加药槽,四个加药槽分别通过对应的蠕动泵将药水输入至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中和出水槽中;废水通过蠕动泵输送至pH调整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pH调整槽、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竖流式沉淀槽及中和出水槽均为PP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为独立的单体组合放置在不锈钢的支撑架上,每个部件单体体积小于30L,未进水状态下每个部件单体重量小于5kg,拆卸组合方便;整个装置拼装组合后总尺寸长为1.1m*宽0.8m*高1.5m,占地面积不足1㎡。整个装置将重金属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的所有功能单元(pH调整、混凝反应、絮凝反应、泥水分离)全部整合在体积为1.32m3,占地为0.88的范围内,功能齐全的前提下,小巧轻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蠕动泵泵入药剂,可根据试验过程中反馈的数据,适时调整,以此调整化学反应过程达到最佳反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