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17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00;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污泥中铝的溶出率的方法,步骤是:A、在常温条件下将铝泥持续搅拌,放置在烘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获得干燥后的铝泥粉末;B、对工业废盐酸、浓盐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工业废盐酸、36.5%浓盐酸,混合均匀后,逐渐加入铝泥粉末,在常温下反应一定时间,用真空泵进行抽滤,获得铝污泥和酸的混合液;C、对工业废盐酸、浓硫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工业废盐酸、98%浓硫酸,最后逐渐加入铝泥粉末,反应一定时间,抽滤得酸浸液。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廉,提高了铝溶出率的基础上既保证经济效益,又能平衡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污泥中铝的溶出率的方法,其步骤是:
A、在常温25℃-40℃条件下将铝泥持续搅拌,放置在烘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104-106℃,获得干燥后的铝泥粉末;
B、对工业废盐酸、浓盐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760-790重量份工业废盐酸、5-35重量份36.5%浓盐酸,混合均匀后,逐渐加入200~230重量份铝泥粉末,在常温下反应90-180分钟后,用真空泵进行抽滤,获得铝污泥和酸的混合液;
C、对工业废盐酸、浓硫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760-790重量份工业废盐酸、5-35重量份98%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最后逐渐加入200-230重量份铝泥粉末,在常温下反应90~180分钟,抽滤得酸浸液。
说明书
一种提高铝型材污泥中铝的溶出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污泥中铝的溶出率的方法,普遍适用于铝型材厂的废弃污泥,处理后得到的铝溶液可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铝等产品,为铝型材厂污泥的回收提供了一条便捷可行的途径。
背景技术
铝型材厂工业污泥是铝型材加工过程中废水处理时产生的工业排放废渣,其成分和性质十分复杂,主要由胶状的氢氧化铝组成,铝含量较高,微量成分有钾、钠、钙、重金属及硫酸盐等。目前,中国大部分铝型材厂排放的工业污泥仍只是进行简单的堆放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威胁。目前,国内比较成熟、使用范围广的提取铝的方法主要为酸溶沉淀法。普通的酸溶沉淀法主要是在废渣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单一酸溶液搅拌反应后过滤,从得到酸浸液中来获得铝。但是普通酸溶沉淀法得到的酸浸液中铝的溶出率普遍偏低,且单一酸的种类和浓度对铝的溶出率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经济效益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化学酸溶沉淀法的铝溶出率过低的缺点,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污泥中铝的溶出率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廉,提高了铝溶出率的基础上既保证经济效益,又能平衡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提高污泥中铝的溶出率的方法,其步骤是:
A、在常温25℃-40℃条件下将铝泥持续搅拌,放置在烘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104-106℃,获得一个干燥后的铝泥粉末;
B、对工业废盐酸、浓盐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760-790重量份工业废盐酸、5-35重量份36.5%浓盐酸,混合均匀后,逐渐加入200-230重量份铝泥粉末,在常温(20-25℃,以下相同)下反应90-180分钟后,用真空泵进行抽滤,获得铝污泥和酸的混合液;
C、对工业废盐酸、浓硫酸中、铝泥粉末进行搅拌,分别取760-790重量份工业废盐酸、5-35重量份98%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最后逐渐加入200~230重量份铝泥粉末,常温下反应90~180分钟,抽滤得酸浸液。
本发明采用强化酸溶沉淀法提取铝型材污泥中的铝,相比原始的单一酸溶沉淀法中铝的最高溶出率为65%,混合酸溶沉淀法可以让铝的溶出率高达90%且普遍在85%左右,铝的溶出率提高了43%,大大提高了铝的溶出率,为后续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难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在提高铝型材污泥中铝溶出率方法中,处理工艺所用试剂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无对健康有害物质,易于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且铝的溶出率高达90%,相对提高40%以上。
本发明充分利用含铝污泥和工业废酸,将其作为制备聚合氯化铝及陶瓷高铝的原材料,避免了铝泥排放对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