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汞废水中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22 13:29:09

  申请日2017.06.26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IPC分类号C12N1/20; C12N1/14; C12N11/10; C12N11/08; C12N11/04; C02F3/34; C12R1/40; C12R1/10; C12R1/085; C12R1/01; C12R1/645;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菌株培养,步骤2)混匀、浓缩,步骤3)混合、加热、搅拌,步骤4)涂覆、交联、干燥。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配伍合理,协同作用强,对汞有较高降解能力,可用于处理含汞废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菌株培养,步骤2)混匀、浓缩,步骤3)混合、加热、搅拌,步骤4)涂覆、交联、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步骤1)菌株培养:将恶臭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嗜热侧孢霉菌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分别按照斜面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以及发酵罐培养获得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

  步骤2)混匀、浓缩:将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按照4-7:4-7:3-5:2-3:2-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发酵液,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菌液;

  步骤3)混合、加热、搅拌:将海藻酸钠、玉米淀粉以及聚乙烯醇按照3-5:3-5:1-2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三倍重量的水中,加热至60℃,保温条件下,300rpm搅拌30min,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糊状物;

  步骤4)涂覆、交联、干燥:将浓缩菌液与糊状物按照3-5:2-3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无纺布的正反两面,30℃干燥处理20min,再置于1wt%的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60min,取出,2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wt%,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为ATCC31483,所述地衣芽孢杆菌为ATCC 11946,所述阴沟肠杆菌为ATCC 13047,所述嗜热侧孢霉菌为ATCC 36347,所述蜡状芽孢杆菌为ATCC 10876。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其一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在处理含汞废水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汞废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汞废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汞,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条件下唯一存在的液态重金属元素。有人把汞列为三大最危险的金属元素之一,美国环保署把汞列为129种危险化学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汞具有高毒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以及远距离传播的特点。水体中汞的来源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汞处理应用不当或者汞矿、金矿、氯碱化工厂、汞齐法回收贵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厂、农药厂、电池、日光灯管以及体温计等的生产,另外,制药、化妆品、医院实验室等也有一定量的含汞废水的排放。

  上个世纪,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水俣病”,就是由于一家乙醛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废水排入自然水系,甲基汞在鱼体内富集,人们长期食用含甲基汞的鱼类,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有研究证明,元素汞和有机汞化合物可能对肾脏和免疫系统产生危害,而甲基汞可以对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造成威胁。甲基汞具有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能力,最终进入人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水环境中汞污染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心。中国作为国际上汞排放大国,广受国际社会关注,将肩负着繁重履约减排任务。我国当前面临汞污染防治以及履行国际汞公约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环境汞污染修复,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的研究。

  目前,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沉淀法、电解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化处理法。沉淀法的缺点在于易引起水质硬化,对含低浓度汞的废水处理不彻底,易导致二次污染;受沉淀剂、环境条件和工艺控制参数的影响,出水浓度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因此还需进一步处理。电解法的缺点是水中的汞离子浓度不能降得很低,电耗较大,投资成本高,容易产生汞蒸汽,形成二次污染。活性炭吸附法的缺点在于活性炭的供应比较紧张,再生设备少,再生费用高。生化处理法的缺点效率较低,菌株选择困难。开发一种高效的生物制剂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制剂。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配伍合理,各菌株协同作用强,环境友好,能够有效地去除二价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所述复合生物制剂在处理含汞废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菌株培养,步骤2)混匀、浓缩,步骤3)混合、加热、搅拌,步骤4)涂覆、交联、干燥。

  具体地,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1)将恶臭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嗜热侧孢霉菌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分别按照斜面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以及发酵罐培养获得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

  2)将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按照4-7:4-7:3-5:2-3:2-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发酵液,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菌液;

  3)将海藻酸钠、玉米淀粉以及聚乙烯醇按照3-5:3-5:1-2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三倍重量的水中,加热至60℃,保温条件下,300rpm搅拌30min,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糊状物;

  4)将浓缩菌液与糊状物按照3-5:2-3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无纺布的正反两面,30℃干燥处理20min,再置于1wt%的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60min,取出,2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wt%,即得。

  优选地,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嗜热侧孢霉菌发酵液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

  优选地,所述恶臭假单胞菌为ATCC 31483,所述地衣芽孢杆菌为ATCC 11946,所述阴沟肠杆菌为ATCC 13047,所述嗜热侧孢霉菌为ATCC 36347,所述蜡状芽孢杆菌为ATCC 10876。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中,对复合生物制剂中菌株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另外,作为其他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预定的用途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物制剂可以制备为不同的剂型,并添加相应的赋形剂等成分。其中,在何种剂型的菌剂中添加何种赋形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优选情况下,汞源为汞污染含汞废水;还可以是含汞土壤。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配伍合理,协同作用强,对汞具有高耐受性与降解能力,可在较高汞含量下快速生长,能够有效降低汞在水相生物可利用度,达到快速钝化效果;

  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淀粉、聚乙烯醇以及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和有机反应剂,将菌株附着到无纺布上,使无纺布表面形成有效的孔道和缝隙,增加了比表面积,提高了菌株附着力;

  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比表面积大,菌体附着力强,能够悬浮与废水中,避免了密度过大沉淀于池底造成的微生物分布不均而影响除污效果,还能减少污泥的产量,与常见硅藻土载体相比,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的污泥产生量可减少一半;

  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修复含汞废水的工艺操作简便,可实现环保绿色修复的目的,经济高效,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