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高效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20 17:44:31

  申请日2017.04.27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04; C02F11/12; C02F11/18;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C、在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D、将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F、机械搅拌脱水;G、将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过程高效、环保无污染,具有零排放、全回收、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0-5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40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20-40份、硅酸钠10-20份、硼酸酯偶联剂4-10份、天冬氨酸10-20份、纳米氧化锌4-8份、玻璃纤维4-10份、硅藻土20-30份、腐植酸钠4-10份、海藻酸钠3-7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3-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0℃-70℃,处理时间为2h-4h。

  说明书

  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率迅速提高,截至2011年3月底,全国各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达到2996座,日处理能力高达1.33亿立方,另有 1500 座正在建设中,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污水日总处理能力将达到1.7亿立方,这无疑对保护水环境作用重大。但与此同时,将产生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以目前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量计,每天将产生含水 98% 的剩余活性污泥102万立方,年产剩余活性污泥将达到 3.72 亿立方,数量庞大。

  由于剩余活性污泥对环境污染严重,成分复杂,处理十分困难,因此,这已成为污水处理带来的难题,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解决剩余活性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在剩余活性污泥减量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开发出一系列减量化技术,如剩余活性污泥干化填埋技术、堆肥技术、焚烧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对剩余活性污泥减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都存在明显不足,如干化填埋技术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对地下水具有污染风险;堆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污染;焚烧技术不仅对设备要求很高、处理成本高,而且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且处理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处理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0-5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40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优选的,所述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20-40份、硅酸钠10-20份、硼酸酯偶联剂4-10份、天冬氨酸10-20份、纳米氧化锌4-8份、玻璃纤维4-10份、硅藻土20-30份、腐植酸钠4-10份、海藻酸钠3-7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3-8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0℃-70℃,处理时间为2h-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过程高效、环保无污染,具有零排放、全回收、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2)本发明采用两次厌氧发酵处理,能够彻底去除污泥中的微生物,提高了污泥后续处理效果。

  (3)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能够完全吸附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不存在二次污染,吸附剂可多次重复使用,重金属回收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20份、硅酸钠10份、硼酸酯偶联剂4份、天冬氨酸10份、纳米氧化锌4份、玻璃纤维4份、硅藻土20份、腐植酸钠4份、海藻酸钠3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3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h。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5000转/分,搅拌时间为40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40份、硅酸钠20份、硼酸酯偶联剂10份、天冬氨酸20份、纳米氧化锌8份、玻璃纤维10份、硅藻土30份、腐植酸钠10份、海藻酸钠7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8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4h。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500转/分,搅拌时间为25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25份、硅酸钠12份、硼酸酯偶联剂6份、天冬氨酸12份、纳米氧化锌5份、玻璃纤维6份、硅藻土22份、腐植酸钠5份、海藻酸钠4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4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2℃,处理时间为2.5h。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4500转/分,搅拌时间为35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35份、硅酸钠18份、硼酸酯偶联剂8份、天冬氨酸18份、纳米氧化锌7份、玻璃纤维8份、硅藻土27份、腐植酸钠8份、海藻酸钠6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7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8℃,处理时间为3.5h。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泥过300目筛除去大颗粒杂质,之后静置30min;

  B、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

  C、在步骤B得到的一次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吸附剂后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4000转/分,搅拌时间为30min;

  D、将步骤C得到的污泥进行二次厌氧发酵;

  E、在二次厌氧发酵后的污泥中加入氧供体和缓冲液后进行混合搅拌浓缩处理;

  F、将步骤E得到的污泥进行机械搅拌脱水;

  G、将步骤F得到脱水后的污泥放入震荡恒温箱中处理,即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步骤C得到吸附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生物碳30份、硅酸钠15份、硼酸酯偶联剂7份、天冬氨酸15份、纳米氧化锌6份、玻璃纤维7份、硅藻土25份、腐植酸钠7份、海藻酸钠5份以及羧甲基壳聚糖5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缓冲液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震荡恒温箱的温度为65℃,处理时间为3h。

  实验例:

  采用常规污泥处理方法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处理方法处理相同体积的污泥,之后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测定,得到数据如下表:

  VSS去除率(%)COD去除率(%)常规处理55.859.5实施例一92.693.4实施例二91.892.8实施例三92.692.4实施例四92.993.4实施例五93.693.9

  由以上表格数据可知,实施例五处理污泥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过程高效、环保无污染,具有零排放、全回收、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本发明采用两次厌氧发酵处理,能够彻底去除污泥中的微生物,提高了污泥后续处理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能够完全吸附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不存在二次污染,吸附剂可多次重复使用,重金属回收容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