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

发布时间:2017-12-20 13:50:32

  申请日2017.05.18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IPC分类号E04H7/02; E01C9/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田污油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包括框架、人行道、纵向托架和盖板,所述的框架和盖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人行道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人行道之间,以及人行道与框架的短边之间的距离等于盖板的长度,盖板沿着框架的长度方向成组安装在相邻的两条人行道之间,盖板的长度方向与框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纵向托架设置在相邻的两块盖板的接缝处的下方,盖板的两端分别搭在人行道上,从而实现对盖板两端的横向支撑。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具有防火、防爆、防静电、易拆装、易维护、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非常适合在油田大范围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人行道(3)、纵向托架(13)和盖板(2),所述的框架(1)和盖板(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人行道(3)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人行道(3)之间,以及人行道(3)与框架(1)的短边之间的距离等于盖板(2)的长度,盖板(2)沿着框架(1)的长度方向成组安装在相邻的两条人行道(3)之间,盖板(2)的长度方向与框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纵向托架(13)设置在相邻的两块盖板(2)的接缝处的下方,从而在接缝处对相邻的两块盖板(2)进行纵向支撑,盖板(2)的两端分别搭在人行道(3)上,从而实现对盖板(2)两端的横向支撑;

  盖板(2)的横向截面和纵向截面的下侧的形状均为倒梯形,盖板(2)通过所述梯形的斜边所在的斜面与人行道(3)和纵向托架(13)接触配合,实现盖板(2)的定位;

  盖板(2)的一端插装在人行道(3)的侧面,另一端通过压条(4)固定在另一条人行道(3)的侧面,压条(4)通过螺栓(7)固定在人行道(3)上;

  盖板(2)上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把手,称为上把手(5),盖板(2)下侧的两端同样各设置有一个把手,称为下把手(12),两个下把手(12)的间距在1-1.3米之间;

  盖板(2)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接地线(8),接地线(8)的一端固定在盖板(2)上,另一端压接在所述的螺栓(7)与压条(4)之间;

  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定位块(11),两个定位块(11)的长直角边分别与盖板(2)贴合固定,两个定位块(11)的短直角边均朝向盖板(2)的中央;

  盖板(2)为复合结构,盖板(2)的内部为挤塑板(10),挤塑板(10)的外侧包覆有钢板(9),钢板(9)的外侧涂有防静电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把手(5)铰接在盖板(2)上,所述的下把手(12)固定在盖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7)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拧动螺栓(7)的手柄(6)。

  说明书

  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油田污油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

  背景技术

  污油池,是油田生产中的一种必备设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油往往需要在污油池中进行预处理或暂存在污油池中等待处理。通常,污油池为长方体结构,且体积比较庞大,导致为污油池加装上盖比较困难,同时,为污油池加装上盖还要考虑到防火、防爆、防静电、易拆装、易维护、低成本等诸多实际问题,因此,现有的污油池并没有设置上盖。然而,不设置上盖会导致污油快速挥发,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同时,不设置上盖的污油池存在人员落入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防爆、防静电、易拆装、易维护、低成本的污油池上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防爆污油污水池活动盖板,包括框架、人行道、纵向托架和盖板,所述的框架和盖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人行道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人行道之间,以及人行道与框架的短边之间的距离等于盖板的长度,盖板沿着框架的长度方向成组安装在相邻的两条人行道之间,盖板的长度方向与框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纵向托架设置在相邻的两块盖板的接缝处的下方,从而在接缝处对相邻的两块盖板进行纵向支撑,盖板的两端分别搭在人行道上,从而实现对盖板两端的横向支撑;

  盖板的横向截面和纵向截面的下侧的形状均为倒梯形,盖板通过所述梯形的斜边所在的斜面与人行道和纵向托架接触配合,实现盖板的定位;

  盖板的一端插装在人行道的侧面,另一端通过压条固定在另一条人行道的侧面,压条通过螺栓固定在人行道上;

  盖板上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把手,称为上把手,盖板下侧的两端同样各设置有一个把手,称为下把手,两个下把手的间距在1-1.3米之间;

  盖板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接地线,接地线的一端固定在盖板上,另一端压接在所述的螺栓与压条之间;

  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的长直角边分别与盖板贴合固定,两个定位块的短直角边均朝向盖板的中央;

  盖板为复合结构,盖板的内部为挤塑板,挤塑板的外侧包覆有钢板,钢板的外侧涂有防静电漆。

  优选地,所述的上把手铰接在盖板上,所述的下把手固定在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螺栓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拧动螺栓的手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具有防火、防爆、防静电、易拆装、易维护、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非常适合在油田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