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4 14:53:11

  申请日2017.08.20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工业废水经过超滤处理,除去大分子的悬浮物;步骤二、除去了大分子的超滤膜透过液通过纳滤处理进行处理,得到的浓缩液经过活性炭法处理,处理后的水再次经过超滤处理;步骤三、步骤二的纳滤膜透过液经过检测后若合格,水可回收使用,步骤四、若不合格,回流到纳滤处理,重复步骤二三四操作,直至合格。本发明通过膜分离技术与活性炭吸附法相结合,净化废水的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回收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经过超滤处理除去大分子的悬浮物后进入纳滤处理,浓缩液经过活性碳吸附处理除去四氯化碳,透过液经检验合格后,回收使用,不合格则重新经过纳滤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业废水经过超滤处理,除去大分子的悬浮物;

  步骤二、除去了大分子的超滤膜透过液通过纳滤处理进行处理,得到的浓缩液经过煤基活性炭、高聚物活性炭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在温度为25℃~ 80℃的条件下进行活性碳吸附处理除去四氯化碳,处理后的水再次经过超滤处理;

  步骤三、步骤二的纳滤膜透过液经过色相色谱法检测后若合格,水可回收使用;

  步骤四、若不合格,回流到纳滤处理,重复步骤二三四操作,直至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超滤采用卷式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纳滤采用卷式纳滤膜。

  说明书

  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液体,能溶解脂肪、油漆等多种物质,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在500摄氏度以上时可以与水作用,产生有毒光气和盐酸,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四氯化碳对危害性较大,高浓度该品蒸气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损害。吸入较高浓度该品蒸气,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随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症状,较严重病例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重者甚至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目前一般采用蒸馏法和化学试剂中和法,这样会造成浪费和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较高、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的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的处理方。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废水经过超滤处理除去大分子的悬浮物后进入纳滤处理,浓缩液经过活性碳吸附处理除去四氯化碳,透过液经检验合格后,回收使用,不合格则重新经过纳滤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业废水经过超滤处理,除去大分子的悬浮物;

  步骤二、除去了大分子的超滤膜透过液通过纳滤处理进行处理,得到的浓缩液经过煤基活性炭、高聚物活性炭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在温度为25℃~ 80℃的条件下进行活性碳吸附处理除去四氯化碳,处理后的水再次经过超滤处理;

  步骤三、步骤二的纳滤膜透过液经过色相色谱法检测后若合格,水可回收使用;

  步骤四、若不合格,回流到纳滤处理,重复步骤二三四操作,直至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方法,本发明将膜分离技术和活性碳吸附法在一起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四氯化碳,设计合理、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无二次污染。

相关推荐